时间: 2025-05-04 03:3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31
原文展示:
十六夜月 赵蕃 〔宋代〕
月早昼氛在,月迟夜气澄。 秋毫细可数,乌鹊栖亦兴。 青山葬李白,苏门隐孙登。 吾老无逸气,颓然照鬅鬙。
白话文翻译:
月亮早早升起时,白天的雾气还在;月亮晚些升起时,夜晚的空气变得清澈。 秋天的细毛都能数得清楚,乌鹊在栖息中也有了兴致。 青山埋葬着李白,苏门山中隐居着孙登。 我老了,没有那种超脱的气质,只是颓然地照见自己蓬乱的头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简斋,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十六夜月》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月夜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的景象,通过对月亮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晚年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青山葬李白”和“苏门隐孙登”都是历史典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观察,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清晰。诗中“秋毫细可数”一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清晰可见,而“乌鹊栖亦兴”则赋予了乌鹊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意。后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晚年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晚年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秋毫细可数”一句,用什么比喻夜晚的清晰可见? A. 秋毫 B. 乌鹊 C. 青山 D. 苏门
诗中提到的“青山葬李白”是指什么? A. 李白葬于青山 B. 李白葬于苏门 C. 李白葬于秋毫 D. 李白葬于乌鹊
诗中“苏门隐孙登”中的孙登是哪个时期的隐士? A. 东汉 B. 东晋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