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1:57
临江仙•姑苏怀古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千载霸图销歇也,
西风废苑长洲。
吴东门外一江秋。
剩将亡国恨,
不尽古今流。
台上鹧鸪台下鹿,
兴亡转盼都休。
烟波空羡五湖游。
青山和绿水,
迁换几渔舟。
千年间的霸业已经消逝,
西风中荒废的园林和长洲。
在吴东门外,秋意浓厚的江水流淌。
只剩下亡国的怨恨,
在古今的长河中流淌不息。
台上的鹧鸪和台下的鹿,
兴亡交替之间,万事皆已停息。
烟波浩渺,令人羡慕五湖的游乐。
青山绿水之间,
迁移的渔舟又有几只?
彭孙遹,清代诗人,字仲明,号孤舟,江苏人。其诗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有深厚的历史感。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清王朝衰落之际,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和对故国的情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临江仙·姑苏怀古》是一首集历史感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江秋的景象,引发对过往兴亡的思考。开头的“千载霸图销歇也”直指历史的苍凉,暗示了权力的无常与时代的变迁。接着的“剩将亡国恨,不尽古今流”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表明了亡国之痛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流淌。
中间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色,鹧鸪和鹿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哀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最后的“青山和绿水,迁换几渔舟”则带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差于历史的沉重,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依恋与对过往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邃的情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歌主要探讨历史的兴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无常的哲学思考,情感深邃且引人深思。
诗中提到的“千载霸图”指的是什么?
a) 统治计划
b) 个人情感
c) 自然景观
“吴东门外一江秋”中的“江”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湖泊
c) 溪流
诗中提到的“兴亡”与“亡国恨”反映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生活
c) 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