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寄梁三》

时间: 2025-05-01 13:38:10

诗句

蔷薇开遍莺声尽,斜阳花脚徘徊。

香车过处碧尘飞,旧时风景,回首总依稀。

莫问海山多少路,相思相望谁知。

梦中犹记画堂西,满帘花絮,明月醉归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8:10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寄梁三
作者: 杨圻 〔清代〕

蔷薇开遍莺声尽,斜阳花脚徘徊。
香车过处碧尘飞,旧时风景,回首总依稀。
莫问海山多少路,相思相望谁知。
梦中犹记画堂西,满帘花絮,明月醉归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蔷薇盛开、黄莺歌唱的美好春日景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声音逐渐消逝,只剩下斜阳下花瓣的轻舞。香车经过时,碧色的尘土随之飞扬,往日的美景在回首间变得模糊不清。无需询问海山之间的路途有多遥远,相思与期盼又有谁能理解?梦中仍然记得那画堂西边的情景,满帘的花絮在明月下醉意朦胧地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蔷薇:一种花,常象征美丽和爱情。
  • 莺声:指黄莺的鸣叫声,象征春天的生机。
  • 斜阳:指夕阳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 香车:指装饰华丽的车,代表富贵和美好。
  • 碧尘:指青色的尘土,意喻繁华的去逝。
  • 回首:回忆往昔的日子。

典故解析:

  • 海山:象征长途的思念,暗指人们在面对遥远时空时的无奈和孤独。
  • 画堂: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居所,代表着雅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生于顺治年间,因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世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圻在旅途中或居所时,因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而作,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寄梁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篇的“蔷薇开遍莺声尽”,用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在斜阳的映照下,似乎也显得格外脆弱和短暂。诗人通过“香车过处碧尘飞”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美好。

“莫问海山多少路,相思相望谁知”,表达了对友人遥远的思念和无奈,尽管路途遥远,但内心的相思却如影随形,无法割舍。在梦中回忆的“画堂西,满帘花絮,明月醉归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那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花絮飞舞,月光洒落,诗人将这种温柔的感受与对友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谊的深切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蔷薇开遍莺声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蔷薇盛开,黄莺的歌声消失,暗示着美好的时光正在流逝。
  2. 斜阳花脚徘徊:夕阳西下,花瓣轻轻摇曳,显示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情景。
  3. 香车过处碧尘飞:华丽的马车经过,带起青色的尘土,象征着繁华与过去的无奈。
  4. 旧时风景,回首总依稀:回忆往昔的美好,然而一切已模糊不清,感叹时间的无情。
  5. 莫问海山多少路:劝诫自己不要去计较相思的路途有多遥远。
  6. 相思相望谁知:内心的思念与期盼无人理解,表达孤独感。
  7. 梦中犹记画堂西:梦中仍然清晰地记得那画堂的景象,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8. 满帘花絮,明月醉归时:描绘梦中那种醉意朦胧的情景,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车过处碧尘飞”,将车尘比作繁华的象征。
  • 拟人:花脚“徘徊”,赋予花瓣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相互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日的美景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蔷薇:象征美丽的爱情与青春。
  • 莺声: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香车:代表富贵与繁华。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蔷薇”象征什么?
    A. 美丽与爱情
    B. 友情
    C. 悲伤

  2. “香车过处碧尘飞”中,“碧尘”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尘土
    B. 绿树成荫
    C. 美好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画堂西”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过去的繁华
    B. 未来的希望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杨圻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清照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杨圻则更注重对景象的描绘及其带来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圻研究》

相关查询

送王相公之幽州 送魏六侍御葬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 闲居作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奉和汉祖庙下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降本流末 层出迭见 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楚楚可人 刿心鉥目 包含渤的词语有哪些 白果儿 包含械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明珠暗投 齐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磊磊落落 心不由己 玉质金相 陟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