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8:10
临江仙 寄梁三
作者: 杨圻 〔清代〕
蔷薇开遍莺声尽,斜阳花脚徘徊。
香车过处碧尘飞,旧时风景,回首总依稀。
莫问海山多少路,相思相望谁知。
梦中犹记画堂西,满帘花絮,明月醉归时。
这首诗描绘了蔷薇盛开、黄莺歌唱的美好春日景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声音逐渐消逝,只剩下斜阳下花瓣的轻舞。香车经过时,碧色的尘土随之飞扬,往日的美景在回首间变得模糊不清。无需询问海山之间的路途有多遥远,相思与期盼又有谁能理解?梦中仍然记得那画堂西边的情景,满帘的花絮在明月下醉意朦胧地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生于顺治年间,因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世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圻在旅途中或居所时,因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而作,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临江仙 寄梁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开篇的“蔷薇开遍莺声尽”,用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在斜阳的映照下,似乎也显得格外脆弱和短暂。诗人通过“香车过处碧尘飞”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美好。
“莫问海山多少路,相思相望谁知”,表达了对友人遥远的思念和无奈,尽管路途遥远,但内心的相思却如影随形,无法割舍。在梦中回忆的“画堂西,满帘花絮,明月醉归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那段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花絮飞舞,月光洒落,诗人将这种温柔的感受与对友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谊的深切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日的美景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蔷薇”象征什么?
A. 美丽与爱情
B. 友情
C. 悲伤
“香车过处碧尘飞”中,“碧尘”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尘土
B. 绿树成荫
C. 美好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画堂西”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过去的繁华
B. 未来的希望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