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时间: 2025-05-09 16:14:33

诗句

琪花风乱欲成团,度岭人言路已漫。

我斥征夫第前迈,山翁不畏雪霜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4:33

原文展示: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琪花风乱欲成团,度岭人言路已漫。
我斥征夫第前迈,山翁不畏雪霜寒。

白话文翻译:

在雪中,风把花瓣吹得纷纷扬扬,仿佛要聚成一团。越过山岭时,路途已经被积雪覆盖,行人纷纷表示前路艰难。我对赶路的人们大声斥责,然而那位老山翁却无畏于雪霜的寒冷。

注释:

  • 琪花:指美丽的花朵,常用于形容玉石般的花卉。
  • 风乱:风吹动得杂乱无章。
  • 度岭:翻越山岭。
  • 人言:人们说。
  • 路已漫:道路已经被漫延的雪覆盖。
  • 斥征夫:斥责赶路的旅人。
  • 山翁:年长的山里人。
  • 不畏雪霜寒:不怕雪和寒冷。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反应,展现出一种对困难环境的坚韧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为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雪天,表现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艰难环境下的生存态度。

诗歌鉴赏: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态度。首先,诗中“琪花风乱欲成团”描绘了雪中花瓣在风中飞舞的景象,既富有美感,又暗示着自然的无常与混乱。接着,“度岭人言路已漫”则表现出行人在雪地中的无奈与艰难,突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后,“我斥征夫第前迈”则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诗人不仅对赶路的人发出劝诫,自己也勇于向前,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一句“山翁不畏雪霜寒”通过对比,表现了那位老山翁的从容与坚定,象征着一种对自然的包容与不屈服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对比,传达出一种与自然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坚强信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琪花风乱欲成团”:描绘了雪中花瓣随风飞舞的景象,传达出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 “度岭人言路已漫”:行人感叹前路艰难,反映了人们在严寒环境中的困境。
    • “我斥征夫第前迈”:诗人对旅人的劝诫,体现了积极的态度。
    • “山翁不畏雪霜寒”:老山翁的坚韧不拔,象征着对自然的尊重与勇气。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拟人手法,如“风乱”,使自然元素更加生动。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体现了古诗的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写雪中旅途的艰难和人们的坚韧,表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琪花:象征美丽与脆弱的生命,表现了自然的美。
  • 雪霜:象征困境与挑战,反映人生的艰辛。
  • 山翁:象征智慧与坚韧,表现出经历风霜后的从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琪花风乱欲成团”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美丽的花朵
    • B. 风的力量
    • C. 自然的无常
    • D. 以上皆是
  2. “我斥征夫第前迈”中“斥”的意思是:

    • A. 赞美
    • B. 斥责
    • C. 鼓励
    • D. 询问
  3. 诗中表现出老山翁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 A. 年轻人的勇气
    • B. 对自然的尊重
    • C. 对困境的逃避
    •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诗词对比

  • 比较郑刚中的《雪中度冯公岭二绝》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者都描绘了雪景,但郑刚中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而岑参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少年游 浪淘沙 蝶恋花·碧草池塘春又晚 浣溪沙 忆闷令 西江月 少年游 虞美人 阮郎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丰不俭 魚字旁的字 懿柔 走南闯北 青鸟殷勤 乚字旁的字 为之执鞭 釆字旁的字 震骚 香浆 一己之私 巳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弢钤 包含陶的词语有哪些 春绸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