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故庐》

时间: 2025-04-30 20:41:45

诗句

不如当日在山家,修竹丛中一迳斜。

饱食醉眠浑没事,风朝雨夜祗愁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1:45

原文展示:

忆故庐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不如当日在山家,
修竹丛中一迳斜。
饱食醉眠浑没事,
风朝雨夜祗愁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山中小屋生活的怀念。那时,在修竹成荫的小路上,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饱餐之后睡觉,完全没有烦恼。然而如今,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唯有对花的愁绪令人难以释怀。

注释:

  • 山家:指山中的小屋,隐喻隐居的生活。
  • 修竹丛中:形容竹子生长茂盛的地方,象征清幽的环境。
  • 一迳斜:形容小路蜿蜒而行,体现自然的宁静。
  • 饱食醉眠:形容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浑没事:意思是完全没有事情,形容一种闲适的状态。
  • 风朝雨夜:指风雨交加的天气,带来忧愁。
  • 祗愁花:只为花的凋零而愁苦,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因其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往昔隐居生活的缅怀之际,反映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中烦忧的对比。

诗歌鉴赏:

《忆故庐》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回忆往日山中生活,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山中的小屋和竹林,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种环境不仅有助于心灵的放松,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在丰盈的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然而现实的风雨将这种宁静打破,带来无尽的愁苦。诗人用“祗愁花”来点明问题,既是对花的凋谢的惋惜,也是对生活中美好的失去的隐喻。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深刻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如当日在山家:表达对过去山中生活的怀念,认为那时的生活更为美好。
  2. 修竹丛中一迳斜:描绘自然环境,表现出诗人对山林的热爱。
  3. 饱食醉眠浑没事:强调当时生活的无忧无虑,充满了闲适。
  4. 风朝雨夜祗愁花:转折到现实中,描绘因自然天气而生的忧愁,强调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意象:修竹、山家、花等意象,构成了自然与生活的画面,富有诗意。
  • 比喻:将生活的美好与凋零的花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扰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家:象征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
  • 修竹:代表清幽、宁静与自然的美。
  • :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家"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城市
    B. 山中的小屋
    C. 江边的旅馆
    D. 草原

  2. 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怀念
    C. 忽视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忆故庐》相似,都是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强调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而《忆故庐》则更侧重于对美好记忆的感慨与现实的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王维的诗更为沉静,而郑刚中的诗则夹杂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春暮书怀(一作石门暮春,一作蓝田春暮) 送唐别驾赴郢州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伤秋 晚过横灞寄张蓝田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和韦侍御寓直对雨 送兴平王少府游梁 送包何东游 送上官侍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杏 劈风斩浪 好高务远 牛字旁的字 包含橱的词语有哪些 济河焚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踏破铁鞋无觅处 知尽能索 酉字旁的字 束修自好 爪字旁的字 包含消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亡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包含诿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皂白不分 忙中有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