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2:32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在九月九日这天正值秋天,我已经喝了三杯酒,兴致正浓。
桂花酒香飘荡,酒杯中盛满了美酒,花瓣随风漂浮在酒面上。
长房的萸果已经成熟,彭泽的菊花也开始收获。
为何要在龙沙上,才能尽情地留连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长房与彭泽均为名地,长房以萸果著称,彭泽以菊花著称,二者均与秋天的收获和饮酒相关。
作者介绍
李显,字世民,唐代皇族,因其出身和时代背景,诗风多受宫廷文化影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借助饮酒与登高的活动,表达对秋天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折射出唐代士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酒宴场景,展现了登高望远的乐趣和对秋天丰收的感慨。开篇以“九日正乘秋”点明时节,接着用“三杯兴已周”描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诗中“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利用生动的意象传达出酒宴中的欢快氛围,桂花香气扑鼻,花瓣轻舞,增添了几分浪漫气息。诗人继而提到“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既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最后一句“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则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吹花向酒浮”),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情的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愉场景,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深思,传达出汲取生活乐趣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在几月几日?
诗中“吹花向酒浮”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留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