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7:31
少谙刀笔晚尤工,旧贯新条问略通。
斗智固应维鹜辈,论年亦合作狙公。
孙魁明有堪瞒处,包老严犹在套中。
只恐阎罗难抹过,铁鞭它日鬼臂红。
我年轻时不太懂得文笔的技巧,但现在已渐渐熟练;对旧有的经典了解不深,却对新篇章有所涉猎。
在智谋上固然能与那些鹜(鸭子)辈的诗人较量,论年纪也和狙公(张良)相当。
孙魁(古代名士)也有值得隐瞒之处,而包老(包公)对我仍然有所约束。
只怕阎罗(阴间之神)难以抹去我的罪过,铁鞭在将来会让鬼魂的手臂变得鲜红。
刘克庄,字千里,号南华,宋代诗人,工于诗词,尤以律诗见称。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建树,同时也受到多次贬谪,经历了许多社会动荡与个人苦难,诗风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经历与观察为基础,展现了对当时文化与社会现象的思考。
刘克庄的《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通过对个人修炼与社会交往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自我反思与自我定位。诗中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在“斗智固应维鹜辈,论年亦合作狙公”中,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在智谋与年纪上的自我认知,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能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文人身份的自省与对未来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及的孙魁和包老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象征着诗人对于道德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展现了对生死与惩罚的深刻理解,暗示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困境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自省,探讨了文人之间的竞争、道德的约束以及生死的无常,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刘克庄的诗中提到的“包老”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的“斗智固应维鹜辈”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自信?
诗中提到的“铁鞭”象征什么?
刘克庄的诗与苏轼的《赤壁赋》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反思与社会批判,而苏轼则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出对逝去的历史的怀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