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

时间: 2025-07-26 23:04:24

诗句

似与孙郎有宿期,共穿紫翠探幽奇。

水帘喷雪非常爽,火伞张空了不知。

蒙衲僧宁非惠远,结茅人莫是凝之。

惜今粉绘无名笔,尚可追摹入拙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04:24

原文展示:

似与孙郎有宿期,共穿紫翠探幽奇。水帘喷雪非常爽,火伞张空了不知。蒙衲僧宁非惠远,结茅人莫是凝之。惜今粉绘无名笔,尚可追摹入拙诗。

白话文翻译:

我似乎与孙郎(孙季蕃)有约定,携手共游紫翠山的幽静之处。水帘喷洒的雪花让人感到格外清爽,火伞高悬在空中却不自知。蒙衲僧难道不是惠远(惠远和尚)吗?结庐的人又是否是凝之(凝之子)呢?可惜如今只用无名的笔描绘这些,尚可追溯并融入我的拙劣诗篇中。

注释:

  • 孙郎:指孙季蕃,是南宋著名的文人,相传与诗人关系密切。
  • 紫翠:形容山水的青翠色彩,表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 水帘:比喻瀑布,水帘喷雪,形容水流如雪花飞洒。
  • 火伞:比喻红色的阳光或盛开的花朵,暗示热烈的景象。
  • 蒙衲僧:指和尚,可能是指隐居的高僧。
  • 惠远:惠远和尚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以高洁的品德著称。
  • 凝之:指凝之子,可能是指隐士或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石庵,南宋诗人,以豪放和清新见长。生于福建,博学多才,尤其在诗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庐山,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游览庐山的愉悦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是一首充满梦幻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孙季蕃的思念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开篇“似与孙郎有宿期”,直接引入了与友人相约的场景,增强了诗的亲切感。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极具生动性,“水帘喷雪非常爽”一句,形象地表现出山间水流的清凉与舒爽,令人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感。而“火伞张空了不知”,则通过比喻手法,将阳光比作火伞,给人一种热烈而又不知所觉的感觉,反映了自然的多元与和谐。

在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蒙衲僧宁非惠远,结茅人莫是凝之”,则引入了隐士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高洁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最后一句“惜今粉绘无名笔”,则流露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谦与对美好灵感的追求,虽然是“无名笔”,但依然希望能将这些美好融入自己的诗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似与孙郎有宿期:暗示与孙季蕃有约定,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2. 共穿紫翠探幽奇:描述与友人一起游玩庐山的美好景象。
  3. 水帘喷雪非常爽:形象描绘山中清凉的水流。
  4. 火伞张空了不知:比喻阳光的热烈,表现出自然的丰富多彩。
  5. 蒙衲僧宁非惠远:引入隐士的形象,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结茅人莫是凝之:探寻隐士的身份,增加诗的神秘感。
  7. 惜今粉绘无名笔: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谦,表达对美的追求。
  8. 尚可追摹入拙诗:希望将这些美好的体验融入自己的诗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帘喷雪”及“火伞张空”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隐士的意象象征着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风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水帘:象征自然的清凉与生机,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火伞:象征阳光的温暖与热烈,体现出生命的活力。
  • 隐士:象征高洁的品德与隐逸的生活,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似与孙郎有宿期”中的“宿期”指什么? A. 约定的时间
    B. 住宿的地方
    C. 旅行的目的

  2. 诗中提到的“惠远”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隐士
    C. 一位将军

  3. 诗的最后一句“尚可追摹入拙诗”表达了什么? A. 对自己诗作的不满
    B. 希望将美好融入诗中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的作品,表现隐士生活的清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王维: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与隐士生活,但刘克庄更注重友谊的表达,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新衡阳徐使君左司山长 呈竹湖李端明 怀史计使 饯史计使 其二 饯史计使 其一 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约 其二 赞径坂使君柯山仲春讲席之盛 径坂左司使君惠和近诗为亲而喜合天理之公得性情之正复用韵以庆 其二 又和饶计使丹青阁韵 陪高计使柱史谢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阁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唯利是图 有名有姓 疾风骤雨 爪字旁的字 包含毫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君子不究既往 不刊之论 沈薶 私面 眷恤 桂殿兰宫 糹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春宵一刻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