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5:45
种菊
作者: 张镃 〔宋代〕
今年植菊良寡谋,
丛萎满望如田畴。
黄深白浅欠旌别,
未表劲净专高秋。
初移风雨连朝恶,
才到暄晴骤开却。
铺毡未暇坐观嬉,
携筇粗放行吟乐。
游蜂冶蝶拨不开,
粉趐云动鸣轻雷。
霜前姿性本介洁,
肯受浼辱宁摧颓。
道人犹拣鲜鲜蕊,
铜瓶拘浸重添水。
一声清磬晓窗深,
香边坐断三千偈。
歌缘酒分从束轻,
正色已定十种名。
来年自种先献佛,
不应直为杯中物。
今年种菊的计划不多,
丛丛菊花萎缩得令人失望,像一片田畴。
黄色深、白色浅的花朵难以分辨,
尚未显露出高洁的姿态,专等着秋天的到来。
刚刚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早晨的恶劣天气不断,
一到温暖晴朗的日子,花儿却骤然绽放。
铺好草垫还来不及坐下欣赏嬉戏,
便携着竹杖随意漫步吟唱乐趣。
游蜂和美丽的蝴蝶难以相互接近,
粉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霜降之前,菊花的本性是那么洁白高雅,
怎么肯接受污浊的荣辱,宁愿凋零也不屈服。
道人仍然挑选着鲜艳的花蕊,
铜瓶中盛着水,浸泡得愈发沉重。
一声清脆的磬声在晓窗深处响起,
我在香气四溢的地方,静静坐下,吟诵三千首偈语。
歌声因酒而轻松分开,
颜色已经定好十种花名。
明年再种菊花先供奉佛祖,
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杯中的美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常,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意境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种菊》创作于宋代,其背景是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种菊这一行为表达对清雅高洁的追求。
《种菊》是张镃的一首颇具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种植菊花的过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开头提到种菊的计划不多,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对黄白花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和独特的美丽。尤其是“游蜂冶蝶拨不开,粉趐云动鸣轻雷”这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另一方面,诗中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尤其是“肯受浼辱宁摧颓”,表现了菊花的高洁与不屈,从而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最后,诗人提到“来年自种先献佛”,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强调内心的追求不应仅为眼前的享乐,而是应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迈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展示了张镃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深白浅”主要描述什么?
诗人用“霜前姿性本介洁”来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来年自种先献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