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饯赵物斛三首》

时间: 2025-04-26 02:25:58

诗句

九折羊肠路险巘,险巘过了始平夷。

风霜雨露无非教,菌槿椒兰各有时。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

莫嫌载月舟如洗,赢得清名满海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5:58

原文展示

《饯赵物斛三首》
作者:吴潜

九折羊肠路险巘,
险巘过了始平夷。
风霜雨露无非教,
菌槿椒兰各有时。
退步元来天地阔,
扪心自是鬼神知。
莫嫌载月舟如洗,
赢得清名满海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条曲折狭窄的羊肠小路是多么的险峻,
但当我克服了这些险峻的山峦,心中才觉得平坦。
风霜和雨露无不在教会我,
各类植物的生长都有其适合的时节。
退一步想,天地本是广阔无垠,
心中所知,岂非鬼神也能明白。
不要嫌弃这夜晚的船只如同洗净了的白帆,
因为这赢得的清名将会传遍海角天涯。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折羊肠:形容路途曲折狭窄的山路。
  • 险巘:险峻的山石。
  • 始平夷:指平坦的地方,表示克服困难后所达到的状态。
  • 菌槿椒兰:指不同种类的植物,象征生命的多样性。
  • 退步:退后一步,放宽视野。
  • 扪心:触摸自己的心,反思内心感受。
  • 载月舟如洗:夜晚的船只在月光下显得清澈明亮。
  • 清名:清白的名声。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风霜雨露”常用来比喻人生的历练和磨难,强调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明,号大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歌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吴潜相送朋友赵物斛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在行路之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悟。


诗歌鉴赏

《饯赵物斛三首》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开头的“九折羊肠路险巘”,通过对艰难道路的描写,象征人生的坎坷与不易。这种险阻不仅是对行路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的挑战的隐喻。

接着,诗人提到“风霜雨露无非教”,强调经历各种风雨的磨砺,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一种植物都有其适合生长的时节,这不仅是自然规律的反映,也隐含了人生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机,不必急于求成。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理智。退一步,反而能更好地看清自我与世界的广阔,内心的感知是最真实的。最后,诗人引导出一种豪情壮志,“莫嫌载月舟如洗,赢得清名满海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自信。清名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风雨中历练出来的,正如夜晚在月光下的船只,宁静而明亮。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保持信心,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折羊肠路险巘:形象地描绘了道路的艰险,暗示人生的曲折。
  • 险巘过了始平夷:克服困难后,心境逐渐开阔。
  • 风霜雨露无非教:经历的磨难都是人生的教训。
  • 菌槿椒兰各有时:强调每种生命都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 退步元来天地阔:退一步反而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 扪心自是鬼神知:内心的感受是唯一真实的知觉。
  • 莫嫌载月舟如洗:夜间的船只在月光下显得清澈明亮。
  • 赢得清名满海涯:最终获得的清白名声会传遍四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艰难的旅途比作“羊肠路”,使读者更易感受到困难。
  • 对仗:如“风霜雨露”与“菌槿椒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要保持豁达的心态,珍惜经历的每一个时刻,因为这些都是成长的宝贵财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羊肠小路: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
  • 风霜雨露:象征生活的磨练与教育。
  • 菌槿椒兰:多样的生命,象征人生的丰富与多彩。
  • 月光:象征希望与清白的名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折羊肠路险巘”意指:
    A. 生活的平坦
    B. 生活的困难
    C. 自然的美丽

  2. “菌槿椒兰各有时”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生长时间
    B. 所有植物都可以在任何时候生长
    C. 生活中没有固定的规则

  3. 诗中提到的“清名”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财富
    B. 社会的名声与声誉
    C. 人际关系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哲理,强调了个人命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注重于友情的深厚与对未来的期待。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但都围绕着送别与人生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吴潜传》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深入理解吴潜及其诗作的背景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香烟 其五 香烟 其四 香烟 其三 香烟 其二 香烟 其一 夜坐有感转忆往事 读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吊 其二 白牝蛟 其二 白牝蛟 其一 亚夫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誓的词语有哪些 不念僧面念佛面 黑字旁的字 师师 犯事 德薄能鲜 酉字旁的字 鼻青眼紫 骈肩接迹 黍字旁的字 斋会 行字旁的字 包含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徒的成语 附刊 毛举糠秕 糸字旁的字 人心世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