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1: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1:15:27
珠林胜境梵王家,
冠盖同游日未斜。
碧殿窗寒龙听法,
绀园霜霁鹿衔花。
香焚宝鼎随青蔼,
乐奏钧天隔彩霞。
却忆先人曾驻节,
西风泪洒倍咨嗟。
在美丽的珠林胜境,犹如梵王的家,
众多的车盖在夕阳下共同游玩。
碧色的殿堂窗户寒冷,龙在听法。
绀紫的园子在霜后晴朗,鹿嘴衔着花朵。
香气在宝鼎中燃烧,随风飘荡。
乐声在天际奏响,与彩霞隔绝。
却回忆起先人曾经在这里驻足,
在西风中泪洒,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谢一夔,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谢一夔游览宁化寺之际,诗人被寺院的静谧与自然的美丽所打动,同时也引发了对先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又宁化寺》以宁化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敬仰。在诗的开篇,诗人描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胜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珠林胜境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梵王的家中。诗中提到的“龙听法”、“鹿衔花”等意象,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自然的和谐美。在香气袅袅、乐声悠扬之间,诗人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感慨,通过对比“却忆先人曾驻节”中的回忆与现实的宁静,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诗的结尾,西风中泪洒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思念的苦涩,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林”象征什么?
“龙听法”中的“龙”象征什么?
诗的结尾“西风泪洒”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谢一夔的《又宁化寺》更注重描绘自然与佛教文化的融合,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思念表现了对故乡的乡愁。两首诗都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但表达的方式和主题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