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48
耦耕恐难遂,梦想澉上山。
山中有丙舍,静读可闭关。
高峰九十九,三面开烟鬟。
踏浪看山色,我愿充鱼蛮。
却因俗缘重,尚阻仙梯攀。
我兄亦多累,何日全家还。
偶来鸥共泛,难与云同间。
不如且就我,信宿茅三间。
相违动一纪,鬓发各已斑。
百里犹恨隔,未得承欢颜。
耦耕的生活恐怕无法实现,我梦想着去澉山上。山中有一间简陋的茅屋,静静地读书可以闭关。高峰有九十九座,三面都飘散着烟雾。我愿意踏浪观赏山色,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弋。可惜世俗的牵绊太重,仍然阻碍我攀登仙梯。我兄弟也有许多牵挂,何时才能全家团圆?偶尔来这里与鸥鸟同游,却难与云彩相交。不如就暂时来我这里,安然栖息在三间茅屋中。我们相隔已久,鬓发都已经斑白。即使相距百里,仍旧遗憾不能见面,未能享受与你的欢颜。
钱泰吉(清代)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山水,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该诗写于诗人思念兄弟之际,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兄弟团圆的期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钱泰吉的《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三》是一首富于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中,作者以“耦耕恐难遂”开篇,表达了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渴望,但却因现实的牵绊而无法实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向往的山中生活,提到“高峰九十九”,表现出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踏浪看山色,我愿充鱼蛮”一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想要融入自然,与之共生。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感慨人际关系的疏离,“相违动一纪,鬓发各已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感。诗的结尾,尽管有遗憾,但诗人仍提出一个温暖的邀请——“不如且就我,信宿茅三间”,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优美而又富有哲理的意境。
该诗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中提到的“耦耕”指的是什么?
A. 夫妻共同耕作
B. 单独耕作
C. 田园生活
“高峰九十九”中“九十九”指的是:
A. 许多
B. 少数
C. 具体数字
诗人对兄弟的感情是:
A. 期待团聚
B. 忘记了
C. 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