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金门(陪苏子重诸友饮东山)》

时间: 2025-04-26 06:42:32

诗句

乌帽侧。

行遍杏花春色。

野意青青分陇麦。

人家烟水隔。

春事莫催行客。

弹指青梅堪摘。

醉倚暮天江拍拍。

雨晴沙路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32

原文展示:

谒金门(陪苏子重诸友饮东山)
作者:程垓

乌帽侧。行遍杏花春色。
野意青青分陇麦。人家烟水隔。
春事莫催行客。弹指青梅堪摘。
醉倚暮天江拍拍。雨晴沙路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游子的惆怅心情。
乌帽倾斜着,漫步在杏花盛开的春光中。
田野间,绿意盎然,麦田分隔开来。
人家的烟雾被水隔开。春天的事物不应催促行客。
轻轻一弹手指,青梅已经可以摘了。
醉意朦胧中,倚着黄昏的江边,拍打着水面。
雨后,沙路显得更加洁白。

注释:

  • 乌帽:黑色的帽子,常见于古代文人。
  • 杏花春色:杏花盛开的春天景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青梅:青涩的梅子,常用作象征青春和美好的时光。
  • 醉倚:醉酒后依靠,表现出一种放松和恍惚的状态。

典故解析:

  • 青梅竹马:青梅象征着无邪的童年情谊,与竹马相对,是一种纯洁的爱情象征。
  •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入诗,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陪友人饮酒于东山,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因而吟咏而作。

诗歌鉴赏:

《谒金门》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乌帽的倾斜暗示了诗人的洒脱与悠闲,杏花春色则象征着生机盎然和无限可能。在描写田野与人家的隔阂时,诗人巧妙地引入了“烟水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距离。

接下来,诗人的心情转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他提醒自己春天的事物不应催促行客,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思索与珍惜。而“弹指青梅堪摘”则意在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的美好,不要错过青春的时光。最后,醉倚江边,诗人以“雨晴沙路白”结束,给人以清新明朗之感,展现了淡淡的醉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乌帽侧: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状态,暗示在轻松的环境中。
  2. 行遍杏花春色:表达对春天美景的沉浸。
  3. 野意青青分陇麦:表现田野的生机,生动展现农村的自然风光。
  4. 人家烟水隔:描绘出人与自然的隔阂与相互依存的关系。
  5. 春事莫催行客: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6. 弹指青梅堪摘:象征着把握当下的美好生活。
  7. 醉倚暮天江拍拍:表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8. 雨晴沙路白:渲染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自然景象。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春事莫催行客”,春天仿佛有情感,能够催促行客。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和意象上都表现出对仗的美感,如“醉倚暮天江拍拍”与“雨晴沙路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帽:象征自由与洒脱。
  • 杏花: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新生。
  • 青梅:青春、纯真与美好时光的象征。
  • 江水:流动的时间与人生旅途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乌帽侧”指的是哪个意象? A. 诗人的悠闲状态
    B. 春天的美好景色
    C. 友人的陪伴
    D. 青涩的梅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春事莫催行客”表达了诗人对__的思考。

  3.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描写了秋天的景象。 (对/错)

答案:

  1. A
  2. 时间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谒金门》都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李白的诗更具豪放气质,而程垓的诗则显得温柔细腻,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经与古诗词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为方厓画山就题 寄杨廉夫 送马生 怀寄强行之常州学官 古诗一首奉送友仁贤良之京师 听袁员外弹琴(一首。有引) 凭阑人·赠吴国良 【越调】小桃红_陆庄风景又 柳梢青 赠妓小琼英 戊寅十二月丹丘柯博士过林下赋诗次韵酬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浇瓜之惠 非处方药 辞章 餵乐 蛇欲吞象 监审 高人一等 至字旁的字 逞性妄为 香字旁的字 大渐弥留 明光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