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僧》

时间: 2025-05-06 02:23:17

诗句

道力自超然,身亡同坐禅。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溪白葬时雪,风香焚处烟。

世人频下泪,不见我师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17

原文展示:

哭僧
道力自超然,身亡同坐禅。
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溪白葬时雪,风香焚处烟。
世人频下泪,不见我师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僧人的哀悼。诗人认为,僧人的道力超凡脱俗,虽然肉体已死,但他的精神依然与坐禅的境界相伴。水流依然汇入大海,月亮虽落下却依然挂在天空。溪水的白色就像葬礼中的雪,风中飘散的香气如同焚烧的烟雾。世人频频流泪,却看不见我的师父玄。

注释:

  • 道力:指修行的力量和境界。
  • 超然:超脱世俗,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 同坐禅:与坐禅的境界相伴,指精神的永恒。
  • 元在海:水流最终归入大海,象征着归宿与永恒。
  • 葬时雪:用雪的白色来形容葬礼,象征着纯洁和悲伤。
  • 焚处烟:焚香所产生的烟,象征着对亡者的追忆。
  • 我师玄:指诗人的师父,表达了对师父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尚清,生于唐代,以其深厚的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哭僧》创作于唐代的某个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僧人去世的伤感,表达了对道教与佛教的思考,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僧人的哀悼。诗的开头以“道力自超然”引入,强调了僧人修行的境界,突出了他的精神世界。接着,诗人通过水流、月亮、雪、香等意象,描绘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交融,显示了生与死、存在与消逝之间的联系。水流归入大海、月亮虽落但不离天等描写,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不灭的精神。诗中“世人频下泪”,蕴含了对僧人去世的惋惜与不舍,尽管泪水流淌,但对师父的真正理解与感知却是无形的,正如“我师玄”所指,反映出诗人对师父的深厚情感与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力自超然:强调僧人的修行境界,超脱尘世。
  2. 身亡同坐禅:肉体虽死,但精神依然与坐禅的境界相伴。
  3. 水流元在海:比喻生命的归宿,流向大海。
  4. 月落不离天:即使月亮落下,它的存在感依旧在天际。
  5. 溪白葬时雪:用雪的白色象征葬礼的纯洁与悲哀。
  6. 风香焚处烟:焚香的烟雾,象征着对逝者的追忆。
  7. 世人频下泪:人们因失去而悲伤,多次流泪。
  8. 不见我师玄:对师父的怀念与悲伤,暗示精神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生命的归宿,月亮比作精神的永恒。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僧人超然境界的尊重与追忆,反映了诗人对生死、存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归宿。
  • 月亮:象征精神的永恒。
  • :象征纯洁与悲哀。
  • 香烟:象征对逝者的追忆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力自超然”指的是什么?
    A. 僧人的修行境界
    B. 世俗的追求
    C. 自然的存在

  2. “月落不离天”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精神的永恒
    C.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提到的“我师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师父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皆表达对逝去或远去之人的怀念,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友情和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岩寺 赠护国昌老 石道士妙声堂 禅林寺 清音亭 国清寺 天台道中 次韵蔡瞻明江楼秋晚二首 其二 次韵李相之观溪涨二首 其二 次韵李相之观溪涨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秉文 玉字旁的字 包含罹的词语有哪些 凛然不可犯 包含陵的成语 助人为乐 层山叠嶂 建统 神魂潦乱 包含鲍的成语 耒字旁的字 宗信 气结尾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鲜馥 富而不骄 橡茹藿歠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