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饮王山长斋》

时间: 2025-05-02 14:27:18

诗句

雁声嘹呖过西楼,共客长安我独愁。

自荐羞怀丞相刺,仙登喜共故人舟。

频斟绿蚁凝双眼,谁把黄花插满头。

取醉莫嫌归路晚,一钩斜月正凌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18

原文展示:

九日饮王山长斋
作者:舒逢吉
雁声嘹呖过西楼,共客长安我独愁。
自荐羞怀丞相刺,仙登喜共故人舟。
频斟绿蚁凝双眼,谁把黄花插满头。
取醉莫嫌归路晚,一钩斜月正凌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雁叫声清脆地从西楼上飘过,和我一起做客的长安朋友们却让我独自忧愁。
我自荐的志向羞愧于丞相的刺客,登仙的喜悦与老朋友同舟共济。
频频地倒酒,绿蚁在杯中浮动,使我双眼迷离;是谁把黄花插满我的头呢?
喝醉了不要嫌弃归路太晚,斜挂的月亮正好映照着秋天的夜空。


注释:

字词注释:

  1. 雁声嘹呖:雁的叫声清脆响亮。
  2. 共客长安:和长安的朋友们一起做客。
  3. 自荐羞怀:自我推荐的志向使我感到羞愧。
  4. 丞相刺:指丞相身边的刺客,隐喻志向高远。
  5. 频斟绿蚁:频繁地倒酒,绿蚁指的是酒面上的泡沫。
  6. 黄花:指菊花,象征重阳节(九月九日),插花有庆祝的意思。
  7. 一钩斜月:形容月亮的形状和位置,映照秋景。

典故解析:

  • 重阳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酒、插菊花的习俗,象征长寿与吉祥。
  • 仙登:古代诗歌中常提及的神仙境界,暗示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逢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俊卿,号仲明,山西人。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欣赏秋景、饮酒作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九日饮王山长斋》展示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热情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雁声嘹呖”引入,勾勒出一个清新而略显孤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并非绝对的消极,而是与周围朋友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邃。接下来的“自荐羞怀丞相刺”句,既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志向的反思,也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我批判。

“频斟绿蚁凝双眼”,酒的意象贯穿整首诗,暗示着饮酒后的迷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享乐。特别是“谁把黄花插满头”,引入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既有庆祝的意味,又增添了一层人生的哲理,仿佛在问:在醉酒与欢笑的背后,真正值得珍惜的又是什么?

最后一联“取醉莫嫌归路晚,一钩斜月正凌秋”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在醉酒中不再惧怕归家的晚路,反而在这斜月的映照下,感受到了更深的秋意和人生的宁静。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既有对当下的把握,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声嘹呖过西楼:描绘了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共客长安我独愁: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3. 自荐羞怀丞相刺: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羞愧。
  4. 仙登喜共故人舟:体现了与友共乐的喜悦。
  5. 频斟绿蚁凝双眼:酒意朦胧,暗示人生的迷离。
  6. 谁把黄花插满头:重阳习俗的象征,人生的庆祝。
  7. 取醉莫嫌归路晚:享受当下,不惧未来的心态。
  8. 一钩斜月正凌秋:月亮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的泡沫比作“绿蚁”,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井然有序,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雁声”、“黄花”、“斜月”均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饮酒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雁声:象征秋天、孤独的情感。
  2. 绿蚁:代表酒的泡沫,暗示迷醉的状态。
  3. 黄花:象征长寿与庆祝的意象,隐含重阳节习俗。
  4. 斜月:象征宁静与思考,形成一种安详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A. 端午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春节

  2. “频斟绿蚁凝双眼”中的“绿蚁”象征着什么?
    A. 酒的泡沫
    B. 年轻
    C. 孤独
    D.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斜月”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迷茫
    B. 宁静与思考
    C. 失落
    D. 欢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都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九日饮王山长斋》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对理想的追求。
  • 《登高》:同样在重阳节的背景下,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社会的忧虑,而舒逢吉则更关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享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传》
  2. 《古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全面解析了《九日饮王山长斋》的诗意及其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十七日和原甫风花偶书 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五蜀虎图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逢雷太简殿丞 送贡仲章之燕 得欧阳永叔回书云见来客问予动静备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骂侮 唾玉钩银 沿门讬钵 VR 歇斯底里 机关算尽 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驰西击 毋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遗弊 款跨 守制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