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18
九日饮王山长斋
作者:舒逢吉
雁声嘹呖过西楼,共客长安我独愁。
自荐羞怀丞相刺,仙登喜共故人舟。
频斟绿蚁凝双眼,谁把黄花插满头。
取醉莫嫌归路晚,一钩斜月正凌秋。
全诗翻译:
雁叫声清脆地从西楼上飘过,和我一起做客的长安朋友们却让我独自忧愁。
我自荐的志向羞愧于丞相的刺客,登仙的喜悦与老朋友同舟共济。
频频地倒酒,绿蚁在杯中浮动,使我双眼迷离;是谁把黄花插满我的头呢?
喝醉了不要嫌弃归路太晚,斜挂的月亮正好映照着秋天的夜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舒逢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俊卿,号仲明,山西人。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欣赏秋景、饮酒作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九日饮王山长斋》展示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热情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雁声嘹呖”引入,勾勒出一个清新而略显孤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这种忧愁并非绝对的消极,而是与周围朋友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邃。接下来的“自荐羞怀丞相刺”句,既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志向的反思,也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自我批判。
“频斟绿蚁凝双眼”,酒的意象贯穿整首诗,暗示着饮酒后的迷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享乐。特别是“谁把黄花插满头”,引入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既有庆祝的意味,又增添了一层人生的哲理,仿佛在问:在醉酒与欢笑的背后,真正值得珍惜的又是什么?
最后一联“取醉莫嫌归路晚,一钩斜月正凌秋”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在醉酒中不再惧怕归家的晚路,反而在这斜月的映照下,感受到了更深的秋意和人生的宁静。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既有对当下的把握,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饮酒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A. 端午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春节
“频斟绿蚁凝双眼”中的“绿蚁”象征着什么?
A. 酒的泡沫
B. 年轻
C. 孤独
D. 友谊
诗中提到的“斜月”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迷茫
B. 宁静与思考
C. 失落
D. 欢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全面解析了《九日饮王山长斋》的诗意及其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