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8
《凤凰台上忆吹箫(蜡梅用前韵)》
作者: 侯置 〔宋代〕
浅染霓裳,轻匀汉额,巫山行雨方还。
最好是肌香蜡莹,萼嫩红干。
曾见金钟在列,钧天罢筍虡都闲。
妖饶似,晓镜乍开,绿沁眉山。
休夸瘦枝疏影,湘裙窄一钩龙麝随鞍。
便更做山人倦赏,畏冷无欢。
争奈冰瓯彩笔,题诗处珠琲斓斑。
清宵永,相对莫放杯寒。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巫山的美景,诗人以轻柔的霓裳和清新的汉额来展现自然的韵味。蜡梅的香气最为迷人,花蕾娇嫩鲜红。曾经见过金钟花并排开放,天上的筍虡(指竹子)如今都显得悠闲。早晨的镜子初开时,眉山的绿意恰似妖娆的女子。不要夸耀那稀疏的枝影,湘裙虽窄却有一缕龙麝的香气伴随。即便是山人也因寒冷而感到疲倦和无趣。无奈的是,冰瓯中的彩笔在题诗时留下了斑斓的珠光。漫漫清夜里,彼此相对却不应再斟满杯中的寒酒。
侯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受到当时文人喜爱。
《凤凰台上忆吹箫》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蜡梅花的香气及春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开头的“浅染霓裳”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春日场景,接着以“巫山行雨方还”形象地描绘出春雨过后的清新。诗中通过蜡梅的香气和娇嫩的花瓣,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的中段提到“妖饶似,晓镜乍开”,将自然与人性结合,仿佛春天的美景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清晨的镜子刚刚揭开,展现出她的娇艳。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春夜中的孤寂与无奈,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心中却难掩寒冷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句之间的对仗和修辞手法,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孤独与无奈的感慨,展现了复杂的人生情感。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妖饶似,晓镜乍开”中“晓镜”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天空
B. 早晨的阳光
C. 早晨的女子
D. 早晨的露水
诗人对蜡梅的描绘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