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入松》

时间: 2025-05-07 07:01:26

诗句

东楼烟重暗山光。

春意堕微茫。

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

没处与人逍遣,倚兰情寄斜阳。

共君今夜举清觞。

投老各殊方。

痴儿官事何时了,恨花时、潘鬓先霜。

唤取客帆聊住,将予同下潇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26

原文展示:

风入松
作者: 侯置 〔宋代〕

东楼烟重暗山光。春意堕微茫。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没处与人逍遣,倚兰情寄斜阳。共君今夜举清觞。投老各殊方。痴儿官事何时了,恨花时潘鬓先霜。唤取客帆聊住,将予同下潇湘。

白话文翻译:

在东楼上,烟雾浓重,山光显得暗淡。春天的气息迷蒙而微弱。小红花和嫩绿的草色如同剪裁般均匀,而无言的云朵飘过澄清的江面。我无处去游玩闲逛,只能倚靠兰花,把我的情感寄托在斜阳之中。今晚与君共举清酒,虽然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我们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感叹。痴情的年轻人,官场的事情何时才能结束?我怨恨花开时节,潘江的白发却已先行。呼唤客船停靠,愿与君同游潇湘。

注释:

  • 东楼:指东方的楼阁,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烟重:烟雾浓厚,形容景色的朦胧。
  • 春意堕微茫:春天的气息淡薄而模糊。
  • 小红嫩绿:形容春天的花草生机勃勃。
  • 倚兰情寄斜阳:依靠兰花,寄托对夕阳的情感。
  • 清觞:清酒的酒杯。
  • 潘鬓:潘江,指的是流逝的岁月,也暗指头发变白。
  • 潇湘:潇湘,指的是湘江,象征着美好的游览与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侯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自然和人生感悟的高峰。诗人在春意渐浓的时节,思绪万千,借景抒情,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风入松》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情感表达的古诗,诗人在描绘春日景色的同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东楼烟重暗山光”就勾画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面,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而“春意堕微茫”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虽在,却显得微弱,象征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描写春天的花草时,诗人运用了“匀如剪”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倚兰情寄斜阳”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夕阳西下时的情感寄托。

接下来的“共君今夜举清觞”是一种对友人的邀请,体现了诗人对交情的珍视,虽然“投老各殊方”,却也表明了对人生不同选择的理解与包容。最后的“唤取客帆聊住,将予同下潇湘”则是一种期盼,愿与友人一同踏上潇湘之旅,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楼烟重暗山光:描绘了一个朦胧的清晨,山光因烟雾而显得暗淡,暗示孤独的心情。
  2. 春意堕微茫:春天的气息似乎在慢慢消散,给人一种无力感。
  3. 小红嫩绿匀如剪:花草的颜色均匀,如同精细的剪裁,展现生机。
  4. 黯无言云渡澄江:无言的云彩飘过清澈的江水,表现了一种静谧的感觉。
  5. 没处与人逍遣:无处可去闲游,暗示一种孤独感。
  6. 倚兰情寄斜阳:依靠兰花,寄托情感于夕阳,表达对友人或心爱之人的思念。
  7. 共君今夜举清觞:邀请朋友共饮,强调友情的重要。
  8. 投老各殊方: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展现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9. 痴儿官事何时了:对年轻人前途的担忧,暗含对官场的失望。
  10. 恨花时潘鬓先霜:怨恨花开时节,自己却已白发苍苍,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1. 唤取客帆聊住,将予同下潇湘:希望能与朋友一起游历潇湘,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小红嫩绿匀如剪”,形象生动。
  • 拟人:春意、云彩赋予情感。
  • 对仗:如“共君今夜举清觞,投老各殊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楼:孤独与思念的象征。
  • 烟重:朦胧的境界,代表一种心境。
  • 春意:生命力与希望的象征。
  • 兰花:高洁的情感寄托。
  • 斜阳: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潇湘:美好与向往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楼烟重暗山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孤独与思念
    • C. 欢乐与庆祝
  2. “共君今夜举清觞”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重视?

    • A. 自然风光
    • B. 友情
    • C. 个人成就
  3. 诗中提到的“潇湘”象征着什么?

    • A. 绝望
    • B. 美好与向往
    • C. 归属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但更强调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
  • 《庐山谣》: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情感,但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九日蓝田崔氏庄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悲陈陶 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 梅雨 赠李白 望岳三首 宿府 腊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顺明 水陆并进 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环守 膏粱子弟 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饰琢 虎字头的字 爽迅 鬲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区域经济政策 面字旁的字 除残去暴 五申三令 搓手跺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