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6:35
《鬓云松令》
作者: 储慧 〔清代〕
步花阴,移藕覆。
盼得春来,又是春归后。
怪底柳眉浑似皱。
袅娜花枝,也向东风瘦。
倦拈针,慵刺绣。
绕遍阑干,觅句消长昼。
怕的黄昏风雨侯。
梦断江南,枉把离情逗。
在花阴下漫步,轻轻移开覆盖的藕叶。
盼望春天的到来,却又是春天走后的时刻。
为什么那柳眉看上去如此皱眉?
那轻盈的花枝,也在东风中显得瘦削。
无精打采地拿起针线,却懒得刺绣。
围绕着栏杆,寻找诗句来消磨白昼。
害怕黄昏的风雨来临。
梦断在江南,白白让离愁缠绕。
本诗中使用的意象如“江南”常用来象征美丽的春景与愁苦的离别,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伤感。
作者介绍: 储慧,清代女诗人,虽身处封建社会的束缚,却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作品多以情感为主,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是自然界万物复苏与衰败交替之时,诗人通过春归后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离愁的缠绵。
《鬓云松令》是一首表现离愁与无奈的词作。开篇的“步花阴,移藕覆”描绘了一种轻松的春日场景,但随之而来的“盼得春来,又是春归后”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在对柳眉和花枝的描写中,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倦拈针,慵刺绣”一句,表现了内心的疲惫与无奈,面对生活的琐碎,诗人感到一种无力感。最后的“梦断江南,枉把离情逗”则是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伤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勾勒出一幅春日的愁苦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离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反思,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展开。
诗词测试:
《鬓云松令》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江南”象征了什么?
“倦拈针,慵刺绣”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