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2:45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
作者:皮日休 〔唐代〕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这首诗的意思是:连绵的雨水将要持续十天,天空昏暗,令人迷惑。成群的鸬鹚在水面上嬉戏,盛开的芙蓉花相互依偎着沉睡。鱼儿游入蓑衣城,船只经过菱花田。秋天的收成我已无望,感到悲伤,真是徒劳无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廷棨,号青莲居士,晚唐时期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皮日休的诗风以清丽、自然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农忙时节,诗人因连绵的雨水影响了秋收,心中感到失落与无奈。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辛生活,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
皮日休的这首《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秋天的雨水对农事的影响。首联“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通过对连绵细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气氛,让人感受到秋雨的沉重与无情。接下来的“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则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悠然自得,形成了对比,突显出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使用“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来描绘渔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但这却无法改变他对秋收的期望落空的失落感。最后一句“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情感深邃而真实。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沉思,展现了皮日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敏感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对秋雨的描写,反映了心中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苦涩之间,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涔涔”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雨水的连绵
B. 秋天的景色
C. 鸬鹚的嬉戏
答案:A
诗人对秋收的心情是?
A. 充满希望
B. 感到绝望
C. 无所谓
答案:B
“鱼通蓑衣城”中的“蓑衣”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衣服
B. 渔民的生活
C. 自然景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唐代诗人的思想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