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起夜来》

时间: 2025-08-10 22:40:03

诗句

城南断车骑,阁道覆青埃。

露华光翠网,月影入兰台。

洞房且莫掩,应门或复开。

飒飒秋桂响,非君起夜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22:40:03

原文展示:

城南断车骑,阁道覆青埃。
露华光翠网,月影入兰台。
洞房且莫掩,应门或复开。
飒飒秋桂响,非君起夜来。

白话文翻译:

在城南,车马已经断绝,青石的阁道上覆盖着灰尘。露水在翠绿的网中闪烁,月光照在兰台上。洞房里暂时不要关门,或许会有人来敲门。秋风沙沙作响,似乎不是你在深夜来访。

注释:

  • 断车骑:车马已不再,象征孤寂。
  • 阁道:指楼阁旁的小路。
  • 露华:露水的光华,形容清晨的美丽。
  • 兰台:古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象征高雅的文化。
  • 洞房:新婚的房间。
  • 飒飒秋桂响:秋风吹动桂花,发出沙沙声,增添了秋天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恽,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以抒情的方式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和孤寂心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起夜来》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城南断车骑,阁道覆青埃”,描绘了一个生机断绝的背景,车马不再,显得格外寂静。接下来的“露华光翠网,月影入兰台”,则转向清晨的美丽,露水在阳光下闪烁,月影投射在兰台上,形成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画面。

在情感的逐步展开中,诗人提醒“洞房且莫掩”,暗示夜晚的寂寞可能会被打破,或许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来访。然而,随之而来的“飒飒秋桂响,非君起夜来”则增强了孤独感,桂花的声音与孤独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似乎在强调这夜晚的寂寞并非因某人而生,而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城南断车骑: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车马的断绝象征着失去生机与繁华。
    • 阁道覆青埃:阁道被灰尘覆盖,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 露华光翠网:露水的光泽如同翠绿的网,展现自然的美丽。
    • 月影入兰台:月光洒入兰台,象征着文化的高雅与夜晚的宁静。
    • 洞房且莫掩:提醒人们不要关上门,表现出对来访者的期待。
    • 应门或复开:表达了一种渴望与期待。
    • 飒飒秋桂响:秋风中的桂花声,代表着孤独的情绪。
    • 非君起夜来:暗指来访者并非心中所思,增添了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作光彩夺目的宝物,增强诗的美感。
    • 拟人:赋予桂花声音,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车骑:象征繁华与生机。
  • 青埃: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遗忘。
  • 露华:象征清晨的希望与美丽。
  • 月影:象征高雅与宁静。
  • 秋桂: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城南断车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绪? A. 欢快
    B. 孤寂
    C. 忧伤

  2. “露华光翠网”中“光”指的是什么? A. 露水的光泽
    B. 月光
    C. 太阳光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孤独的反思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柳恽的《起夜来》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体现了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多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思念,后者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偏向于内心的孤寂,后者则是对历史的反思。

相关查询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 杂咏一首 庆建州叶守 水龙吟·先生避谤山栖 三和 豫章沟二首 柬方寺丞病足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惜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狐兔之悲 象系 挨三顶五 四点底的字 氏字旁的字 间不容砺 央央跄跄 包含趋的成语 求知欲 烟开头的成语 灭绝人性 闲见 口字旁的字 枵腹从公 身字旁的字 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打牙打令 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