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本意二》

时间: 2025-05-06 02:47:14

诗句

江南忆,锦带绕秦淮。

万古中原龙虎气,百年冠盖凤凰台。

天阙一双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14

原文展示

江南忆,锦带绕秦淮。
万古中原龙虎气,
百年冠盖凤凰台。
天阙一双开。

白话文翻译

怀念江南的风光,锦带河水环绕着秦淮。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充满了龙和虎的气势,
百年来,凤凰台上冠盖云集。
天上的殿阁一对双开,辉煌无比。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水乡景色著称。
  • 锦带:指美丽的丝织品,这里形容河流的美丽。
  • 秦淮:秦淮河为南京的母亲河,风景秀丽。
  • 万古:指极其悠久的时间,形容历史悠久。
  • 龙虎气:象征着强大和勇猛的气魄。
  • 冠盖:指高官显贵的车马或地位。
  • 凤凰台:象征着荣耀和尊贵的地方。
  • 天阙:天上的宫殿,象征着神圣和崇高。

典故解析

  • 龙虎气:常用来形容英雄豪杰的气势,源于古代对龙和虎的崇拜。
  • 凤凰台:传说中凤凰为吉祥之鸟,象征着高贵与荣华,常用来比喻高官显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静斋,湖南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政治家,是“南明四公子”之一。他的诗风豪放,常表现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时期,王夫之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国破家亡的悲痛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望江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开篇“江南忆,锦带绕秦淮”便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柔美景象,锦带形象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接下来的“万古中原龙虎气,百年冠盖凤凰台”,则由景转情,表现了对中原大地的敬仰与对历史的沉思。这里的“龙虎气”不仅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对历史上英杰人物的追忆。

最后一句“天阙一双开”更是将全诗推向了高潮,仿佛展现出一幅辉煌的天宫图景,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希望。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江南和中原的对比,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冀,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忆,锦带绕秦淮:怀念江南的美丽,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环绕的景象。
  2. 万古中原龙虎气:历史悠久的中原地带,气势磅礴,表现出一种雄伟的精神力量。
  3. 百年冠盖凤凰台:百年来,众多显贵云集于此,象征着繁华和荣耀。
  4. 天阙一双开:天上的宫殿一对双开,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和光辉的前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南的美丽比作锦带,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龙虎气”与“冠盖台”,形成音韵和谐的对称。
  • 排比:通过多重意象的叠加,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柔、秀丽与乡愁。
  • 龙虎气:象征着豪情壮志与力量。
  • 凤凰台:象征荣华富贵与历史辉煌。
  • 天阙:象征着崇高、神圣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淮”是指哪里的河流?

    • A. 南京
    • B. 北京
    • C. 上海
  2. “万古中原龙虎气”的意思是?

    • A. 中原地区气候变化
    • B. 中原地区历史悠久,英雄豪杰众多
    • C. 中原地区的地理特征
  3. 诗中的“天阙”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崇高与光明的未来
    • C. 自然灾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对比王夫之的《望江南》和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王夫之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和历史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王夫之诗集》
  • 《明清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虹 更漏子·本意 焚书坑 春别 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 旅舍早起 变体诗(蔡宽夫《诗话》:碣诗平侧各一韵,自号变体) 城南偶题 送谢进士还闽 寄江东道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高识远见 三语 安闲自在 包含十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效命疆场 直言无隐 瓦字旁的字 精妍 豸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衔检 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趋之若鹜 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征书 姓甚名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