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5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53:04
野居
作者: 张籍 〔唐代〕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
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
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
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
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
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
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
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生活贫困却能适应,身处荒郊也能安居。
端坐无所思虑,尽享古人的书卷。
秋田里长满良好的稻苗,野水中游弋着许多鱼儿。
我没有耕具和渔网,如何能充实我的厨房呢?
寒冷的天日短,屋檐下温暖着我的身体。
四肢暂时放松柔软,肚子却感到郁结不舒。
多病使我减低志气,作为客人总是忧虑不安。
更何况在这个苦涩的季节,望着风景不禁踟蹰。
作者介绍: 张籍,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朴实无华,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经济困苦之际,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野居》是一首反映作者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的诗。诗中,张籍描绘了一个身处荒郊的隐居生活,虽然生活贫困,但作者却能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一丝安宁。诗的前两句“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点明了生活的现实与心态。诗人不因贫贱而失去生活的适应能力,反而在荒郊中找到了安居之所,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古人书卷的喜爱,显示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尽管生活艰难,诗人仍能从自然中获取乐趣,秋田的良苗和野水中的游鱼,都是对自然美好景象的赞美。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表现出生活的无奈:“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诗人意识到,缺乏生存的工具使得他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反映出一种对生存的无奈感。
最后,诗人以“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表现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环境的艰难。整首诗在朴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述隐居生活的艰辛与对古书的喜爱,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哲学观和对生命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贫贱易为适”意指什么?
诗人提到的“秋田多良苗”反映了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