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2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28:45
切莫撞钟领众迎,作家相见要情真。
亦庵自是优婆塞,知事当人定不瞑。
不要敲钟来迎接大家,作家相见要真心实意。
同样的庵堂里他是个出家人,知晓事情的人自然不会昏睡。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皓,号仲华,宋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之美及人生哲理。
这首诗写于张镃与琏长老见面之际,表达了对真诚交往的重视,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及修行生活的思考。
《至华藏寺先呈琏长老》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与琏长老见面时的心境。前两句强调了迎接的方式,诗人认为敲钟迎接显得过于形式,反而不如真诚的情感来得重要。此处体现了作者对人际交往的看重,特别是在文人相见时,情真意切才是最重要的。后两句则巧妙地引入了“优婆塞”的理念,表明即使是出家人,也应具备明事理的智慧。整首诗在真诚与明理的主题中,传达了对人性和修行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待人接物的态度,表达了对真诚和智慧的追求,反映了生活中的哲理。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形式化的礼节
B. 真实的情感
C. 个人的独立
“亦庵自是优婆塞”中“优婆塞”指的是谁?
A. 出家人
B. 在家修行者
C. 普通人
根据诗意,诗人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是?
A. 冷漠
B. 真诚
C. 表面
答案:
《至华藏寺先呈琏长老》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与修行,后者则更注重社会动荡中对故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