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37
玉楼春 其一
作者: 王鹏运 〔清代〕
好山不入时人眼,每向人家稀处见。
浓青一桁拨云来,沈恨万端如雾散。
山灵休笑缘终浅,作计避人今未晚。
十年缁尽素衣尘,雪鬓霜髯尘不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山水的向往与思考。诗人认为美丽的山水并不被世人所重视,往往只有在偏僻的地方才会见到。他描绘了浓郁的青山如同拨开云雾一般的清晰,满腹的忧愁仿佛随着雾气的散去而消失。山的灵气不应嘲笑人的浅薄,计划避开世俗的喧嚣,现在还不算晚。经过十年的岁月,诗人的衣衫已然被尘埃覆盖,却依旧保持着白发和胡须的洁净,显示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王鹏运,清代诗人,擅长写山水诗,常以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常常流露出对世俗的反思与独立的思考。
《玉楼春 其一》创作于王鹏运的隐居时期,诗人在隐居的生活中体味到自然的美与世俗的喧嚣之间的对比,因而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山水的向往以及对人世间浮华的淡然态度。
《玉楼春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独立思考。诗的开头“好山不入时人眼”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认为美丽的山水往往被人忽视,只有在偏僻的地方才能见到。这种对美的忽视引发了诗人的忧愁,正如“沈恨万端如雾散”,他在青山中感受到的愁苦似乎随着云雾的散去而消失,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两句“山灵休笑缘终浅,作计避人今未晚”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他邀请山的灵气不要嘲笑世人的浅薄,说明他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强调“今未晚”,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最后的“十年缁尽素衣尘,雪鬓霜髯尘不染”则是诗人自我反省的总结,尽管十年的岁月让他身上沾染了尘土,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洁净,显示出他内心的淡泊与自持。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浮华世界的淡然。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淡然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诗中提到的“好山”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青山?
诗中“雪鬓霜髯尘不染”表达了什么?
王维《山居秋暝》与王鹏运《玉楼春 其一》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享受,而王鹏运则更侧重于对世俗的批判与内心的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