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1:34
玉楼春
作者: 黄侃 〔近代〕
閒中偶与春相见。水次垂杨花外燕。
夕阳红到可怜时,归路无人愁绪乱。
倚窗却展前头卷。尽日丹黄成慰荐。
不须琢句苦伤春,门外青芜生已遍。
在闲暇时偶然与春天相遇,水边垂柳下,燕子在花外飞舞。
夕阳映照到可怜的时刻,归家的路上,空无一人,愁绪纷乱。
倚靠窗户展开前头的画卷,整天看着丹黄的景色,内心感到安慰。
不必苦心琢磨诗句来伤春,门外的青苔已经长满了。
黄侃(1892-1976),原名黄公望,字子贞,号静庵,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及学者。他的诗歌受古典诗词影响深厚,同时又兼具个人风格,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
《玉楼春》创作于黄侃生活的动荡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情感的纠结,表现出黄侃在面对时代变迁时的无奈与沉思。
《玉楼春》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閒中偶与春相见”便点明了诗人与春天之间的偶遇,营造出一种轻松闲适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水边的垂柳和花外的燕子,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画面感极强。
而“夕阳红到可怜时”则带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归路上无人,愁绪乱,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倚窗展卷,尽日丹黄,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寻找内心的慰藉。然而,最后一句提到“不须琢句苦伤春”,则是在告诫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于诗歌的创作,不必因春天的短暂而感到悲伤,任由自然生长,接受生命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通过与春天的对话,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然与释怀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归路”象征着什么?
A. 孤独的思考
B. 春天的美好
C. 自然的生长
D. 诗人的创作
“倚窗却展前头卷”中“前头卷”指的是什么?
A. 诗句
B. 画卷
C. 日历
D. 信件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伤感
B. 欢快
C. 淡然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