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5:43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
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
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
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我听说这里的人家已经迁走,建筑物的旧址变得平整。
湖面上泛着洁白的光辉,邻居家竹子的影子显得格外清晰。
想必很难找到当年的车马道,空谈这就是王城。
谁会相信这里的兴亡痕迹,如今只剩下清脆的磬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王城”指的是楚国的都城,历史上曾经繁荣过,后因兴亡而衰落。诗中提到的“兴亡迹”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年-865年),字希白,号风子,唐代诗人,原籍淮阳,后居长安。齐己以其诗风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和人情,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之际。诗人可能在访问历史悠久的楚王城时,感受到昔日繁华的消逝与当下宁静的对比,因而引发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去往楚王城的景象,首先通过“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描写了人去楼空、旧址平整的情景。这种带有怀旧情绪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兴亡的变迁。接着,诗人以“湖光白”和“竹影清”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王城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寂寥。
在“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中,诗人感叹当年车马往来的繁华已成往事,现今只剩下空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惋惜。而最后一句“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则以磬声作为结尾,既是对历史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情绪。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历史感,反映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楚王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兴亡的深刻。诗人通过宁静的自然景象,引发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已闻人舍地”意指什么?
a) 人们还在居住
b) 人们已经迁走
c) 人们正在修建房屋
“邻家竹影清”中的“竹影”有何象征意义?
a) 代表繁华
b) 代表清幽
c) 代表忧伤
诗中提到的“王城”主要指什么?
a) 一座城堡
b) 楚国的都城
c) 现代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