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2:01
浣沙溪
方千里 〔宋代〕
杨柳依依窣地垂。
麹尘波影渐平池。
霏微细雨出鱼儿。
先自别来容易瘦,那堪春去不胜悲。
腰肢宽尽缕金衣。
杨柳轻轻垂下,依依不舍。
池塘中微波荡漾,尘埃渐渐平息。
细雨飘落,鱼儿在水中游动。
我早已因离别而消瘦,怎能承受春天的离去带来的悲伤?
她的腰肢纤细,穿着缕金的衣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境体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与离别的伤感,符合古典诗词常见的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关于其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风格偏向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浣沙溪》创作于春日,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因离别而生的忧伤。
《浣沙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杨柳依依、细雨霏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画。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柳树轻垂、池水平静,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而随后细雨的描写则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预示着离别的来临。
后面的句子,尤其是“先自别来容易瘦,那堪春去不胜悲”,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离别带来的心灵创伤,与春天的去逝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腰肢宽尽缕金衣”则以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美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形成了对比。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感伤,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好和离别的悲伤,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体现了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杨柳依依”是指什么?
A. 柳树的生机
B. 柳树的枯萎
C. 柳树的高大
D. 柳树的孤独
“那堪春去不胜悲”该如何理解?
A. 春天的离去令人快乐
B. 春天的离去令人悲伤
C. 春天的离去毫无感觉
D. 春天的离去令人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浣沙溪》和《春望》,二者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忧伤,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离愁,而《浣沙溪》则专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