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时间: 2025-08-01 04:36:58

诗句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4:36:58

原文展示: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作者:陆游 〔宋代〕

老翁七十如童儿,
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
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
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
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
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筴乃堪笑,
且共饭豆羹秋葵。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翁年过七旬,活得像个小孩,
书本放在一旁,不看却在园中游玩嬉戏。
园里堆砌着瓦片,强名为塔,
庭下埋着盆,随便当作池子。
青色的蒲草和红色的蓼草混在一起,
病态的棕树和瘦竹相互支撑。
虽然衰老颓废已如老马卧于草地,
但是走动间仍如小牛奔跑。
只要知道自己还活着就没有害处,
别问老了身体能坚持多久。
你勤奋地扛着筴,真是可笑,
就一起分享豆羹和秋葵吧。

注释:

  • 老翁七十如童儿:形容老人年纪虽大,但精神状态依然年轻。
  • 置书不观事游嬉:把书放下不看,专心于游玩嬉戏。
  • 垒瓦强名塔:用瓦片堆砌的东西,强行称其为塔。
  • 埋盆聊作池:把盆埋在地里,随便当作池塘。
  • 青蒲红蓼:青色的蒲草和红色的蓼草,生动描绘自然景色。
  • 病棕瘦竹相扶持: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破败和生机。
  • 衰颓已作老骥卧:老马卧在草地上,暗指衰老。
  • 来往尚如黄犊驰:行走时仍像小牛一样活泼。
  • 莫问老健能几时:不必问老去身体能坚持多久。
  • 汝勤挟筴乃堪笑:你努力地扛着筴,令人发笑。
  • 饭豆羹秋葵:一起享用豆羹和秋葵,表现生活的简单和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痛,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晚年,表达了陆游在秋晴时节,享受自然、回忆往昔的心境。诗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不仅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思索。诗的开头便以“老翁七十如童儿”展现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尽管年事已高,但内心依然年轻,享受着生活中的乐趣。通过“置书不观事游嬉”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繁杂世事的超然态度,选择在自然中寻找乐趣。

接下来的描写中,“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甚至不拘于形式的幽默感。在“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中,自然景象与自身的衰老相映成趣,仿佛在说尽管环境衰败,依然有生命的顽强存在。

诗的后半部分,“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以老骥和黄犊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在衰老中依然保持着活力与冲劲。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贯穿全诗。最后,诗人以“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归结出一种对生命的淡然和从容,强调只要活着,就无须过于担忧未来。

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生命的哲学,非常值得品味和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翁七十如童儿:描绘老人的童心,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 置书不观事游嬉:强调放下世俗繁琐,享受当下。
  • 园中垒瓦强名塔:以玩笑的方式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 庭下埋盆聊作池:表现随意、轻松的生活态度。
  • 青蒲红蓼共掩映: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 病棕瘦竹相扶持:生病的树和瘦竹相互依偎,体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衰颓已作老骥卧:象征老年,但仍有不屈的精神。
  • 来往尚如黄犊驰:表现活力与生命力。
  • 但知身存百无害:强调活着的重要性。
  • 莫问老健能几时:不必担心衰老。
  • 汝勤挟筴乃堪笑:以轻松幽默的语气鼓励年轻人。
  • 且共饭豆羹秋葵:享受简单的生活,体现平淡的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老骥与黄犊的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 拟人: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同有生命般相互依存,增强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对仗,使得诗歌更具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衰老的坦然和对简单幸福的珍视,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翁:象征着智慧与经历。
  • 园中:代表自由与自然。
  • 青蒲红蓼:自然之美,生机勃勃。
  • 老骥:象征着衰老但不屈的精神。
  • 豆羹秋葵:象征着简单的幸福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翁七十如童儿”说明了什么?

    • A. 年龄与心态
    • B. 教育程度
    • C. 健康状况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食物是什么?

    • A. 米饭
    • B. 豆羹和秋葵
    • C. 面条
  3. 诗中“青蒲红蓼”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人情世故
    • C. 诗人的烦恼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闲情赋》 - 欧阳修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与《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都表现了自然中的宁静与生活的哲学,前者展现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生机,而后者则体现了对老年生活的从容与乐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陆游的这首诗。

相关查询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上西平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雪词 上西平 八拍蛮 题雪岭红旗图 八拍蛮 后庭花破子 后庭花 后庭花 渔家 后庭花 其二 拟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屈临 辰字旁的字 一物一偏 文字旁的字 趋利 下水船 考课令 先觉先知 大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陵迫 包含开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曩的词语有哪些 飞龙舞凤 讲经说法 槁骨腐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