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0:19
春日杂兴
南村北村鼓冬冬,
刲羊刺豕祭潭龙。
一生衣食财取足,
百世何妨常作农。
在南村北村,鼓声隆隆,
宰羊刺猪,祭祀潭龙。
一辈子衣食无忧,
百世之后又何妨,常常耕作农田。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以豪放、悲愤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陆游老年时期,正值南宋王朝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陆游心系国家,虽身处乡间,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反映了他对农耕生活的肯定和对社会的思考。
《春日杂兴》通过描绘农村的祭祀场景,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依恋。诗的开头提到南北村庄的鼓声,描绘出一种热闹的节日气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宰杀羊和猪的祭祀仪式,这不仅体现了农村的传统习俗,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以“一生衣食财取足”总结了个人的生活理想,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尽管时代动荡,诗人仍认为务农是值得的,强调了务农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对乡土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满足感,表现出一种平静、豁达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百世何妨常作农”更是透露出诗人对世俗成就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自足和对自然的回归。陆游在此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农田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简单、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业的尊重。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哲学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节日氛围主要通过哪种声音表现?
A. 风声
B. 鼓声
C. 鸟鸣
D. 水流声
诗中提到的祭祀对象是?
A. 谷物
B. 鱼
C. 羊和猪
D. 牛
“百世何妨常作农”这句的意思是?
A. 农民生活辛苦
B. 务农是值得的
C. 不愿做农民
D. 农业没前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