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3: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3:15:06
春游
作者:孙原湘 〔清代〕
云叶为帆藕作舟,一双神女弄珠游。
堤边柳亦争舒眼,舻后山多欲掉头。
环燕任人施月旦,尹邢各自占风流。
侍儿一种倾城色,已是桃花见面羞。
在春游的日子里,云朵像帆,莲藕似舟,一对仙女在水中嬉戏玩珠。堤岸边的柳树也争相展现新芽,船后面的山峦似乎都想要转身。环绕的燕子任凭人们评论打趣,而尹邢两人各自占据风头。侍女中有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此时桃花也羞得低下了头。
"神女"可以关联到古代神话中美丽的女神形象,常常被用来形容优雅和超凡脱俗的女性。"桃花见面羞"则是用桃花的娇羞来比喻女子的美丽和矜持,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爱情和春天的美好。
孙原湘,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他的诗作多以清丽、细腻见长,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春游》创作于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借游春之际,抒发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人事的向往和赞美。
《春游》是一首充满生机和灵动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游的乐趣。第一句“云叶为帆藕作舟”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游船的情景,仿佛我们也能随着诗人的笔触,感受到水面上微风拂面的惬意。接着,诗人以“堤边柳亦争舒眼”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的吐新芽象征着春的到来,生机盎然。
诗中“环燕任人施月旦”一句,展现了一种轻松的氛围,春燕飞舞,给人以愉悦的心情。而“侍儿一种倾城色”则将目光转向美女,表现了春游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欣赏与赞美。在这幅春游的画卷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传达了春天的喜悦和温暖,也透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用来形容船的材料是?
A. 柳
B. 藕
C. 桃花
D. 云
“侍儿一种倾城色”中“倾城色”指的是?
A. 风景
B. 美丽的女子
C. 春天的花
D. 自然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云叶”象征了什么?
A. 春天
B. 天空
C. 船的帆
D. 仙女
《春晓》——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强调了春天的宁静与清新;而孙原湘的《春游》则侧重于春游的欢乐与生动。
解读: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宁静,后者则展现了活泼和欢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