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21
酬陈校书见寄
作者: 赵希迈 〔宋代〕
日长松院静,孤坐对残编。
雨久波平岸,山高烧接天。
春酲茶可解,诗病药难痊。
独喜君清政,南中客共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松院,诗人独自坐在这里,面对着未完成的书稿,感受着时间的流逝。由于长时间的雨水,河面平静如镜,远处的高山似乎与天空相连。春天的醉意可以通过饮茶来解脱,但诗人的创作困境却难以治愈。诗人高兴于朋友清明的政治理想,并期待着南方的客人来传颂这个美好的消息。
赵希迈(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宗懋,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在文学上以清新的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追求高洁和清雅,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抱负。
本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午后,诗人面对未完成的诗作,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艰辛。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社会政治状况的关注与思考。
《酬陈校书见寄》是一首描绘宁静环境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长日照耀下的松院,诗人孤独地坐在这里,面对着未完成的书稿,这种孤独感与内心的沉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通过对雨水与山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自然环境。雨后的河面平静如镜,远山如同与天空相接,给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感觉。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对春天的“酲”与创作的“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他在创作中遇到的困境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对朋友的清明政治感到欣慰,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充满了希望与温暖。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南方客人传递美好消息的期待,进一步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共鸣。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对创作困难的反思与对清明政治的期待,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支持。整首诗在宁静的背景之下,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中描写的环境是哪个季节?
诗人对创作的困扰用什么词表达?
诗中提到的朋友的政治理想是?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出宋代诗人在形式和主题上的多样性,以及在同一主题下不同诗人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