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0:1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0:18:47
圣主崇文幸辟雍,
骏奔百职讶云从。
方惊风雨终宵静,
自庆衣冠此日逢。
诏下青衿增感激,
礼成黄幄倍从容。
谈经却羡师儒地,
献纳能忘答九重。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的巡幸和文治之盛。皇帝崇尚文化,亲临辟雍(古代的学术讲堂),众多官员和学者都感到惊讶。经过一夜的风雨,终于迎来了安静的天气,诗人因此庆幸自己能在这样的重要日子里穿上衣冠。皇帝下诏,青衿(读书人)倍感激动,礼仪完备,气氛也更加从容。与学者谈论经义,心中却羡慕师儒之地,献上礼物的同时也能忘却宫中的重重礼节。
作者介绍:倪岳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文人荫庇之下,受过良好的教育,常以文人自居。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善于抒情,作品常带有政治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三月九日,正值皇帝巡幸学府之际,诗人身处这样的历史事件中,感受到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和士人的荣耀,因而写下此诗表达自己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巡幸活动,展现了明代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和文化自信。诗的开头提到“圣主崇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强调了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在经历了风雨之后,诗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宁静,这种自然的转变与国家的兴盛相呼应。诗人自庆能在这样的日子里穿上衣冠,表现出对国家盛世的自豪感。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诏下青衿”和“礼成黄幄”进一步展现了士人们对皇帝的感激与敬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句“谈经却羡师儒地,献纳能忘答九重”,表达了对师儒境地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反思,体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播和学术追求的执着。
整首诗以清新平和的笔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人对于国家、文化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文化的崇敬、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对文人境地的向往,展现了一个文人对国家盛世的自豪感及对教育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辟雍”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学术讲堂
C. 武器库
诗人对皇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愤怒
B. 尊敬和感激
C. 冷漠
“谈经却羡师儒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向往学术地位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忧国忧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