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5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53:53
寂寞黄州左迁客,
清宵回忆南冠夜。
当时岂独蛰龙愁,
瘐词几毙银铛下。
仁皇遴得宰相才,
孤臣感激泪如泻。
文章报国自一事,
勋业若成韩范亚。
汤火徒嗟魂梦惊,
水曹自笑头衔借。
先生讵以诗名传,
斯人何必同陶谢。
偶因月夕哦幽词,
长江绕郭渔樵舍。
元修菜嫩密酒冽,
何须渴慕江南蔗。
奇才众忌鬼欲愁,
结习难忘天亦怕。
莫言谢客对妻子,但恐饥寒遭怒骂。
寂寞的我被贬谪到黄州,
在清冷的夜里回忆南冠的往事。
当时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感到忧愁吗?
我在银铛下几乎要死去的诗句。
仁宗皇帝选择了宰相的人才,
我这个孤独的臣子泪水如雨下。
写文章报效国家是我唯一的追求,
若能成就功业,岂不是像韩愈、范仲淹一样?
对于煎熬的生活我徒然叹息,
水边的神仙自得其乐,借助头衔。
您怎么能靠诗歌的名声传扬?
那人又何必与陶渊明、谢灵运相比?
偶然在月夜吟哦幽雅的诗句,
长江环绕着郭家的渔樵小屋。
元修的菜嫩,酒清冽,
何必渴望江南的甘蔗?
才华出众的人受到忌恨,
固执的习惯难以忘怀,天也害怕。
不要说谢客人对妻子,
只怕饥寒交迫遭到责骂。
李振钧(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知名于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他的诗多反映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此诗创作于李振钧被贬往黄州期间,正值其心中愁苦与思乡之情交织之时,表露出深刻的孤独感与对国家的忠诚。
这首诗以黄州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因贬谪而产生的孤独与思索。开篇,诗人通过“寂寞”和“回忆”两词,表露出深沉的孤独感。回忆起南冠夜,诗人以自喻的方式揭示了被贬的心境,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中提到的“仁皇”与“宰相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敏感,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深切思考。在表达对国家的忠诚时,诗人提到“文章报国自一事”,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责任的承担。
接着,诗中用“汤火”与“水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艰难的生活,后者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自问:“先生讵以诗名传”,质疑文学的真正价值,并通过“偶因月夕哦幽词”转入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最后,诗中的“莫言谢客”反映出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整首诗以个人的遭遇为主线,探讨了诗人与国家、理想、生活的关系,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情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