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9:47
《苏幕遮》
作者:王哲〔元代〕
问真修,听我断。莫著凡躯,物物频思算。
打破般般常内看。坐卧行住,须作骷髅观。
渐令成,常谨按。八亩琼田,别有新条段。
性上分明堪正玩。量得无差,便到清凉岸。
问你修行的真谛,听我来断定。不要执著于凡俗的身体,事事都要深思熟虑。
打破一切常规,从内心去观察。坐着、卧着、走着、住着,都要像看骷髅一样。
渐渐地,你就能成就,时刻谨慎小心。那八亩美丽的田地,别有新鲜的条理。
性情上分明可以玩味。量度没有误差,就能到达清凉的彼岸。
王哲是元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修行与生命的思考,风格上追求简练而深刻,常常融入哲学思想。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有关,诗人通过对修行的思考来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哲学与修行的探索。
《苏幕遮》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骷髅观”意象,象征着对生命无常的洞察,提醒人们要超越物质的束缚,关注内心的修行。诗人在开头就提出修行的真谛,接着以“莫著凡躯”警示世人,强调修行不应执著于外在的身体,而应更多关注内心的提升。通过“打破般般常内看”的表达,诗人期望读者能够反思常规,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找真正的自我。
接下来,诗人提到修行的过程应如“坐卧行住”,无时无刻都应保持警觉,保持对自我的认识。在“八亩琼田”中,诗人用美丽的田地比喻修行的成果,暗示通过内在的追求,可以获得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达到“清凉岸”的境地,象征着最终的解脱和宁静,整首诗以一种平和的哲学思考,呈现出对人生与修行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修行的思考,强调超越物质的束缚,关注内心的提升和生命的真谛,最终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骷髅观”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八亩琼田”比喻了什么?
诗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王哲的《苏幕遮》与杜甫的《登高》在主题上均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王哲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哲学思考,而杜甫则更多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也有所不同,王哲的诗歌更显宁静,而杜甫则带有强烈的悲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