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晚》

时间: 2025-05-07 07:32:22

诗句

客梦初回夜漏残,东村想见杏花繁。

未能便逐啼鸦起,自掩屏风护晓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22

原文展示:

陆游的《春晚》

客梦初回夜漏残,
东村想见杏花繁。
未能便逐啼鸦起,自掩屏风护晓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夜梦醒时的情景。夜已深,漏水声渐弱,刚刚回到梦中。想到东村那繁盛的杏花,心中不禁向往。然而,虽然想去追赶晨曦中的啼鸦,却因无法成行,只能自掩屏风,独自感受清晨的寒意。

注释:

  • 客梦:旅客的梦,指的是身处异乡的作者在梦中回忆故乡的情景。
  • 夜漏残:夜晚的时光已接近尾声,漏水声也越来越微弱,暗示即将迎来清晨。
  • 杏花繁:指杏花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充满生机与美丽。
  • 啼鸦:鸣叫的乌鸦,常常与清晨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 屏风:用来挡风的屏障,这里隐喻一种内心的隔离与对外界寒冷的保护。

典故解析:

  • 杏花:在中国文学中,杏花常常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希望。杏花的美丽与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以爱国、抒情和咏史闻名,作品数量众多,影响深远。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国家动荡与个人离散,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春晚》在情感表达上十分细腻,尽管字数不多,却蕴含了深厚的思乡情。诗人在梦中回忆故乡的杏花,展现了对春天生机的向往。然而,春天的美好与现实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如杏花与啼鸦,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与晨曦的寒意,深切地体会到人情与自然的交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客梦初回夜漏残:旅途中的梦境刚刚回到,夜已经很晚,暗示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2. 东村想见杏花繁:想到东村的杏花,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未能便逐啼鸦起:虽然渴望追逐晨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4. 自掩屏风护晓寒:只能自我保护,不愿面对清晨的寒冷,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客梦”与“啼鸦”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美感。
    • 意象:杏花与啼鸦的运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气息与清晨的孤寂。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生活的向往。
  • 啼鸦:象征清晨的新生与生活的开始,暗示着一种失落的现实与无法追求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杏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凋零
    B. 春天的希望
    C. 夏天的炎热

  2. 诗人为何无法追逐啼鸦?
    A. 因为路途遥远
    B. 因为现实的无奈
    C. 因为天黑

  3. “自掩屏风护晓寒”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外界的渴望
    B. 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C.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国家的忧虑。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思乡之情,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均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陆游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情绪的激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露华 残月 露华 玉簪秋海棠同置小瓶词以写之 露华 寄余芷丞京邸 露华 露华 赋碧桃用南湖韵 露华 佛手 露华 露华 露华 蓼花 露华 輠孔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议长 倾巢 靣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鸣髇 寸字旁的字 大酒大肉 车字旁的字 不轨不物 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屠的成语 施仁布泽 示字旁的字 鱼目混珠 言芳行洁 踏破铁鞋无觅处 缊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