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栖岩寺》

时间: 2025-05-02 18:44:42

诗句

林表招人白塔明,竹间兰芷石泉清。

惠崇水墨西轩景,烟带平芜水带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4:42

游栖岩寺

作者: 张瓒 〔金朝〕

原文展示

林表招人白塔明,
竹间兰芷石泉清。
惠崇水墨西轩景,
烟带平芜水带城。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的高处,白塔显得格外明亮,
竹林之间,兰花和芷草散发着清香,泉水清澈。
惠崇所画的水墨画中,西轩的景色如此优美,
烟雾缭绕的平原和水流环绕着城池。

注释

  • 白塔: 指寺庙中的佛塔,象征着佛教的信仰。
  • 兰芷: 兰花和芷草,二者皆为香草,象征着清雅和高洁。
  • 惠崇: 指南宋画家惠崇,以山水画著称。
  • 水墨: 指水墨画,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
  • 平芜: 意指平坦的原野。
  • 水带城: 描述水流环绕着城市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瓒,金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览栖岩寺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山水文化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栖岩寺》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栖岩寺的美丽与宁静。诗人以白塔、竹林、兰芷、泉水等意象表现出寺庙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首句“林表招人白塔明”直接引入主题,白塔的明亮与周围的林木形成鲜明对比,吸引着人的目光,仿佛在呼唤人们前来参拜。接下来的“竹间兰芷石泉清”,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兰芷的清香与泉水的清澈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后两句“惠崇水墨西轩景,烟带平芜水带城”则引入画作,借助惠崇的水墨画作,进一步深化了对景色的理解。画中所描绘的景象与现实中的栖岩寺相得益彰,烟雾缭绕的平原和环绕城池的水流,呈现出一种人、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与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林表招人白塔明: 在林间高处,白塔清晰可见,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精神的指引。
    • 竹间兰芷石泉清: 竹林中散发出兰花和芷草的香气,泉水清澈,渲染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 惠崇水墨西轩景: 引用惠崇的水墨画,描绘出西轩的美丽景色,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 烟带平芜水带城: 画中烟雾弥漫的平原与环绕城池的水流,形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白塔明”与“石泉清”的搭配,形成优美的音韵。
    • 比喻: 将自然景色与艺术相结合,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对自然与艺术的和谐共处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白塔: 象征信仰与精神的追求。
  • 兰芷: 代表清雅与高洁的品质。
  • 石泉: 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源泉。
  • 烟雾与水流: 表现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栖岩寺》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瓒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惠崇”是指哪位艺术家?

    • A. 画家
    • B. 诗人
    • C. 音乐家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C. 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 也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更强调孤独与思考。
  • 李白的《庐山谣》: 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但情感更加奔放,体现出李白豪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 《金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福胜阁 八月二十二日寓直玉堂,雨後顿凉 丁酉正月二日东郊故事 自石林回过小玲珑,岩窦益奇,昔为富人吴氏 乐先生辟新堂以待芍药酴醾,作诗奉赠 白沟 范村雪后 好事近 枕上六言二首 观禊帖有感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蕴奇待价 悬刀梦 延龄增寿 顶名冒姓 回观 不战而溃 箫孔 匸字旁的字 即事穷理 游斗 魚字旁的字 包含挫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勾的成语 熟能生巧 一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