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枝园晚憩遣怀》

时间: 2025-07-29 14:27:23

诗句

停杯向晚入西庐,十笏烟峦静者居。

古树呼风如引雀,方池沈月不惊鱼。

市尘欲隔千家外,花事全消五月初。

觅食自怜衰鬓客,故山松菊计仍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4:27:23

原文展示:

停杯向晚入西庐,
十笏烟峦静者居。
古树呼风如引雀,
方池沈月不惊鱼。
市尘欲隔千家外,
花事全消五月初。
觅食自怜衰鬓客,
故山松菊计仍虚。

白话文翻译:

作者停下酒杯,傍晚时分走进西边的小屋,十亩的烟雾笼罩着静谧的山峦。古老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引导着小鸟;池塘中的明月映照在水面,鱼儿毫不惊动。市井的喧闹似乎与千家万户隔绝,花期已在五月初消逝殆尽。我这个衰老的旅人,独自觅食,感到十分可怜;对故乡的松树和菊花的计划仍然是空想。

注释:

  • 停杯:停止饮酒。
  • 西庐:西边的小屋。
  • 十笏:十亩,表示面积。
  • 烟峦:烟雾缭绕的山峦。
  • 古树:指年老的树木。
  • 引雀:像是在引导小鸟。
  • 方池:形状方正的池塘。
  • 沈月:指池塘中的月影。
  • 市尘:城市的尘嚣。
  • 千家外:千家万户之外。
  • 花事:花的盛开与凋谢。
  • 衰鬓:指白发苍苍的样子。
  • 故山:指故乡的山。
  • 松菊:松树和菊花,常象征高洁的品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马光裘,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风格清新淡雅。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衰老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枝园晚憩遣怀》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心境的诗作。诗歌开篇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停止饮酒走进了一个幽静的小屋,四周是宁静的山峦和古老的树木。这样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仿佛喧嚣的世界与他隔绝。接下来的描写,古树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引导小鸟,池塘中的明月照映在水面,鱼儿没有受到惊扰,显示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自然状态。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感受到市井的喧嚣与自己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花期的消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对自己老去的无奈感到自怜。最后,故乡的松树和菊花成为了他内心深处的寄托,然而这些计划却又显得虚无缥缈,表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故乡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停杯向晚入西庐:作者在傍晚时分停止饮酒,走向西边的小屋,表现出他对时间的敏感。
    2. 十笏烟峦静者居: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烟雾缭绕,给人以恬淡的感觉。
    3. 古树呼风如引雀:古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召唤小鸟,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4. 方池沈月不惊鱼:池塘中的月影映在水面上,鱼儿毫不惊动,体现出宁静的氛围。
    5. 市尘欲隔千家外:城市的喧嚣似乎被隔绝在千家万户之外,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6. 花事全消五月初:花的盛开与凋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7. 觅食自怜衰鬓客:诗人自怜衰老的状态,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
    8. 故山松菊计仍虚:对故乡松树和菊花的思念,却又显得无奈与虚幻。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古树呼风如引雀”,赋予树木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市尘欲隔千家外,花事全消五月初”,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松树和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古树: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力量。
  • 方池:代表着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月影: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虽美却也易逝。
  • 花事: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松菊:象征着高洁与孤独的志向。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停杯”指的是:
      • A. 喝酒
      • B. 停止饮酒
      • C. 倒酒
    2. “十笏烟峦”中的“十笏”指:
      • A. 十亩
      • B. 十个
      • C. 十种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个主题的思考?
      • A. 对友情的思念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马光裘《枝园晚憩遣怀》均描绘了山水之美,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
    • 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和谐的自然与人生哲理,而马光裘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衰老和故乡的感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不寐 臧郎中挽歌二首 二月六日初见待漏房前柳色微绿欣然成咏 和昌言官舍十题·蜀葵 聂著作三舅谪官长沙作耐辱亭书来索诗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和始平贻一二宾僚 和之美河洲四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拒塞 包荒匿瑕 哲学基本问题 金吾鸟 涤瑕蹈隙 连明达夜 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不遑宁处 包含烟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包含裹的词语有哪些 干讳 辵字旁的字 客死他乡 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不失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