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32
题赵承旨竹居图
马麟 〔元代〕
魏国图书天下无,当时声价满皇都。
万篇文绣垂金薤,一段冰清置玉壶。
碧海春深龙出蛰,丹山月白凤生雏。
看云忽起苕溪梦,便欲乘舟访五湖。
这首诗描写了魏国的文才和声望,书籍和文人如同珍宝般在当时的皇都流传,文采斐然,浑如金色的花朵;而诗人则在描述一段清冷如冰的境界,犹如放置在玉壶中的美酒。接着,诗中转向描绘自然景象,春水碧海深处,龙从蛰伏中跃出,丹山之上,白月照耀着刚孵化的小凤。最后,诗人看着云朵,忽然感到一阵梦境的涌动,心中渴望乘舟去访五湖。
作者介绍:马麟,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入描绘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文人文化兴盛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文人雅趣,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马麟的《题赵承旨竹居图》以其清新典雅的笔调,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风范。诗歌的开头,诗人以“魏国图书天下无”开篇,立刻引人入胜,仿佛让人看到当时的文化盛况。这里的“天下无”不仅是对魏国文才的赞美,更是对文人精神的追求。
“万篇文绣垂金薤”一句,描绘了书籍的华美和文采的辉煌,形成了一种视觉和感官的震撼。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宁静,借“冰清”“玉壶”来表现自己对纯净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怀深邃而细腻。
随后,诗中自然意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龙和凤的意象不仅是对生命力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和成功的追求。最后一句“便欲乘舟访五湖”,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魏国的文化和自然的美景,展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自由探索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魏国图书天下无”主要表达了什么?
“碧海春深龙出蛰”中的“龙”象征什么?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马麟的诗更侧重于文人文化,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个体情感的宣泄和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