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乾隆十六年三月初三日迎銮献诗召试行宫谢恩恭纪》

时间: 2025-04-26 19:51:47

诗句

广学开书院,仁垂圣主恩。

愚臣忝诗赋,新渥照乾坤。

荷宠乘佳节,披香捧至尊。

奋飞超等级,再拜挹余樽。

北阙晴光动,东方喜气繁。

欢娱保历代,礼异贲丘园。

雅量涵高远,多荣及子孙。

因歌大君德,煦育及春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47

原文展示:

广学开书院,仁垂圣主恩。
愚臣忝诗赋,新渥照乾坤。
荷宠乘佳节,披香捧至尊。
奋飞超等级,再拜挹余樽。
北阙晴光动,东方喜气繁。
欢娱保历代,礼异贲丘园。
雅量涵高远,多荣及子孙。
因歌大君德,煦育及春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迎接皇帝的盛大场面,表达了对皇帝仁德的感激。诗人提到开设书院,彰显皇帝的恩泽。自己虽愚钝,但愿意尽力赋诗以报恩。借着这个佳节,载着香气,恭敬地捧着皇帝的至尊之位。诗人希望能超越级别,再次向皇帝敬酒。北方的晴空让人振奋,东方的喜气洋洋。欢庆的气氛能够延续到后代,礼乐也与丘园的美好景象不相上下。作者赞美皇帝的宽容和高远的志向,希望能使子孙后代都能享有荣光。最后,歌颂皇帝的德行,像春天一样温暖滋润万物。

注释:

  • 广学:指广泛地学习和传播知识。
  • 仁垂:仁德的恩泽流传。
  • 愚臣:谦称自己是愚笨的臣子。
  • 新渥:新得到的恩泽,如同大雨滋润大地。
  • 荷宠:承受皇帝的宠爱。
  • 披香:披上香气,象征尊贵的身份和场合。
  • 挹余樽:敬酒,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 北阙:指北方的皇宫。
  • 礼异贲丘园:礼仪不同于丘园的景象,表示盛大。
  • 雅量:高雅的器量。
  • 煦育:温暖地滋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柴杰,清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以诗文见长,风格清新而雅致。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乾隆十六年,正值清代盛世,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皇帝的感激与赞美,反映了当时官员对皇权的忠诚与对国家繁荣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皇帝的尊敬与赞美,展现了清代官员对皇权的崇拜和感恩之情。首联“广学开书院,仁垂圣主恩”直接表达了皇帝为国家文化教育所做的贡献,诗人通过“愚臣”的自谦,强调了自己对皇帝恩泽的感激。而“新渥照乾坤”则描绘了皇帝恩泽如春雨般滋润大地,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中“荷宠乘佳节”与“披香捧至尊”体现了迎接皇帝的盛大场面,增强了诗的仪式感。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描绘北方的晴光和东方的喜气,营造出一种欢庆的氛围,显示出国泰民安的景象。诗人借此祝愿欢娱能够延续下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最后,诗人强调了皇帝高雅的器量和对后代的影响,透出一种对皇权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讲究,表现出清代诗歌的风格特征,既有政治上的忠诚,又有文化层面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的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广学开书院:开设书院以传播知识。
  2. 仁垂圣主恩:皇帝的仁德恩泽普遍流传。
  3. 愚臣忝诗赋:我这个愚笨的臣子,敢于作诗以表达谢意。
  4. 新渥照乾坤:新得到的恩泽如同阳光普照大地。
  5. 荷宠乘佳节:承受皇帝的宠爱,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
  6. 披香捧至尊:身披香气,恭敬地捧着皇帝的尊位。
  7. 奋飞超等级:希望能超越等级的限制。
  8. 再拜挹余樽:再次向皇帝敬酒。
  9. 北阙晴光动:北方的皇宫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10. 东方喜气繁:东方的喜庆气氛愈加繁盛。
  11. 欢娱保历代:欢庆的氛围能够延续到未来的朝代。
  12. 礼异贲丘园:礼仪的盛大不同于丘园的景象。
  13. 雅量涵高远:宽广的器量,包容高远的志向。
  14. 多荣及子孙:这种荣光能够传递给后代。
  15. 因歌大君德:因此歌颂皇帝的德行。
  16. 煦育及春温:如春日般温暖滋润万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广学开书院”与“仁垂圣主恩”形成对仗,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 比喻:将皇帝的恩泽比作春雨,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皇帝仁德的感激,体现出清代官员对皇权的忠诚与对国家繁荣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院: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播。
  • 仁德:象征皇帝的宽厚与仁爱。
  • 清光:象征光明与希望。
  • 香气:象征尊贵与喜庆。
  • 春温:象征温暖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愚臣”是指什么? A. 聪明的臣子
    B. 自谦的称呼
    C. 其他国家的臣子

  2. “荷宠”在诗中指的是: A. 受到皇帝的宠爱
    B. 承担重任
    C. 受到百姓的爱戴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百姓的赞美
    B. 对皇帝的感激与祝愿
    C. 对文化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与柴杰的这首诗形成对比,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午炊 阿通自闽中归甫九岁颇有老成之风作此诗示之 道院杂兴 春晚书斋壁 岁暮 春晚杂兴 海棠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 予十许岁即往来云门诸山今复与诸子来追念凄 暮秋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曲曲折折 敲脂吸髓 轻直 疋字旁的字 鬼魅伎俩 虚语高论 虎字头的字 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嚎天喊地 車字旁的字 门当户对 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瘟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返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蕞残 楚馆秦楼 极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