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40
半泾
作者:马麟 〔元代〕
鱼船商船喜通津,
挝鼓椎牛祀海神。
风色趁潮波浪急,
扁舟愁杀渡头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忙的港口场景:鱼船和商船在水道上畅通无阻,船员们高兴地敲打着鼓声,举行祭海神的仪式。然而,随着风浪的加剧,小船在渡口等待的人们却感到无比焦虑和愁苦。
祭海神是古代渔民和商人常用的仪式,以求平安和丰收。诗中提到的“挝鼓椎牛”是对祭祀活动的具体描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海洋的敬畏。
马麟,元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江河湖海的景象,擅长通过自然景观传达人的情感。
《半泾》创作于元代,正值商贸繁荣和渔业发展时期。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出当时水上交通的繁忙与渔民的生活状态。
《半泾》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的情感状态:一方面是渔船和商船的通畅与欢喜,另一方面是因风浪而感到焦虑的渡头人。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诗中描绘的祭海神的场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与畏惧。通过对“风色”和“潮”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展现出航行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全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港口景象,也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全诗通过描绘水上交通的繁忙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生活的同时,必须面对的艰难与挑战。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这种关系中的无奈与努力。
诗中提到的“挝鼓椎牛”是指什么?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表现了什么情绪?
诗中“风色趁潮波浪急”表达了什么?
答案: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追寻。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比展示家庭与社会的困境,情感更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