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1:57
为霾并为电,弥天总是云。
谁能绘霄汉,了不作氤氲。
捧日开朝霁,飞霞散夕曛。
此中无一系,何处著纷纷。
这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
云层中既有霾气也有电闪,整个天空都是云。
谁能描绘这浩瀚的天空呢,根本无法把它化作氤氲的气息。
我捧着太阳迎接清晨的晴空,飞扬的霞光在夕阳下散去。
在这其中没有一丝牵挂,何处又会留恋纷繁的事物呢?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霄汉”与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描绘天空的词语相呼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感悟。
徐宏祖,明代诗人,性格洒脱,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哲学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中,诗人受到大自然的启示,抒发对云和天空的思考,反映了明代文人热爱自然的情怀。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题,展现了诗人对天地万物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霾并为电”引入,展现天空的多变与复杂,给人一种动感。接下来的“谁能绘霄汉,了不作氤氲”则隐含了一种无奈与渺小,表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捧日开朝霁,飞霞散夕曛”描绘了清晨和黄昏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光与色彩的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一句“此中无一系,何处著纷纷”则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淡泊态度,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全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赞美、对人类渺小的思考,以及超然于纷扰世事的淡泊态度。诗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使得这首诗在美的享受之外,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中提到的“霾”指的是什么?
A. 雨
B. 雾霾
C. 风
D. 雪
“捧日开朝霁”中的“捧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迎接光明
B. 抓住太阳
C. 享受黑暗
D. 送走夜晚
诗中“此中无一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忧虑
B. 迷茫
C. 超然
D. 繁忙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徐宏祖的这首诗虽同样描写自然,但更侧重于对天空变化的哲思,而王维则更多呈现安静的山水景致。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交融,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