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朱翁年七十号味耕而又好菊有子为诸生故寿之 其二》

时间: 2025-08-02 14:04:38

诗句

萧萧华发倚斜杨,也种黄花也种秧。

不是陶家五男拙,有儿身在泮宫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4:04:38

原文展示:

萧萧华发倚斜杨,也种黄花也种秧。
不是陶家五男拙,有儿身在泮宫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的形象,他在斜倚着杨树的同时,既种植着黄花,也种着秧苗。这并不是像陶渊明那样的五个儿子都不成器,而是他的儿子正身处于学堂之中。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这里指老人的白发。
  • 华发:白头发,象征年纪老迈。
  • 斜杨:斜倚的杨树,可能象征着依靠自然的宁静。
  • 黄花:指菊花,这里可能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 :稻秧,代表农耕的生活。
  • 陶家五男:指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寓意儿子们都不成材。
  • 泮宫墙:古代书院的墙,象征着学习和求知的地方。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诗人,因崇尚隐逸生活而著名。他的生活态度和作品常被后人所推崇,诗中提及陶渊明及其子,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明代诗人、文学批评家,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闻名。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王世贞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家族后辈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老年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慨。开篇“萧萧华发倚斜杨”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白发的老人倚靠在斜杨树下,似乎在回忆往昔的岁月。接下来的“也种黄花也种秧”,则表现出诗人虽已年迈,依然在劳作,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追求生活的精神。他同时种植黄花与稻秧,表明了对生活的多样化追求。

而最后两句则是对后代的思考与期盼。诗人提到陶渊明的儿子不成器,暗示着对自己后代的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泮宫墙内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有作为的人。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也深刻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萧萧华发倚斜杨:描绘了一个年迈的老人,白发苍苍,倚靠在斜坡上的杨树,流露出生活的沉重与宁静。
    • 也种黄花也种秧:老人不仅种植菊花以示高洁,也在辛勤耕作,以求得生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
    • 不是陶家五男拙:借陶渊明的故事,表达对后代的期许,强调后代应有所作为。
    • 有儿身在泮宫墙:反映出他儿子在书院学习的情景,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如“黄花”与“秧”,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比喻:将老人的白发与岁月的流逝联系在一起,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后代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表现出勤劳的价值。
  • 泮宫:代表着学识与文化,寄托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高洁
    • C. 忍耐
    • D. 痛苦
  2. 诗中提到的“泮宫墙”指的是什么?

    • A. 农田
    • B. 学堂
    • C. 住宅
    • D. 市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隐逸的理想生活,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而王世贞的诗则更强调家庭与教育的责任感,体现了对后代的关怀与期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陶渊明与其五子》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背景和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 其二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 其一 月下与商孟和寻陈古白于铁佛山房 落花 宿弁山积善寺同周虚生作 凉夜怀镜新上人 再宿包山蔡居士湖上居 燕石长亭 龟峰宝塔 东埔春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著作等身 牛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通讯録 百无禁忌 尊谭 吵吵闹闹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 生字旁的字 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热熬翻饼 顺水顺风 浮家泛宅 北朝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