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56
赋得牛驼各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以羊相易惭羊小,
与象同称笑象轻。
碧草充肠随意饱,
黄钟满脰有时呜。
力粗曾索寅人斗,
骨配难湔丑座名。
空费景升刍与藁,
不如羸犉尚堪耕。
这首诗写道:以羊来交换,羊感到自愧不如,因为羊的体型太小;与象同样被称赞,然而大家却又嘲笑大象太轻。无边的碧草可以随意享用,像黄钟那样的声音偶尔也会响起。力大如牛,曾想与强壮的人争斗,但骨架却难以清洗丑陋的名声。白白浪费了阳光下的干草与稻草,还不如瘦弱的牛犊更适合耕作。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龙,号勉斋,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曾任职于宋理宗时期的地方官。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见称,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牛与驼的对比,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及对社会的批判。诗中通过动物的形象,隐喻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揭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忽视却仍然努力奋斗的精神。
《赋得牛驼各一首》通过对牛和驼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的思考。诗中以动物作为比喻,展现了不同生物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地位差异。开篇以羊与象的对比,既有自嘲的意味,也暗含了对社会评价标准的批判。羊虽小,然而在某种情况下也有自身的价值;大象虽大,却因轻浮而受到嘲笑,反映了社会上某些看似强大的存在实际上却是脆弱的。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牛的描绘,强调了饱食的快乐与生存的艰辛。诗中“力粗曾索寅人斗”一句,表现出牛的力量与斗志,但同时也揭示了个体在社会中常常面临的无奈与挣扎。最后一句“空费景升刍与藁,不如羸犉尚堪耕”,则是对实用价值的重视,强调了即便是瘦弱的牛犊也能勤奋耕作,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对比与反思中,呈现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既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个体价值的重新审视,启示我们在现实中应当珍视自身的努力与价值,而非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强大。
整首诗通过对牛与驼的描绘,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自我价值,强调了勤奋与努力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以羊相易惭羊小”的意思是:
A. 羊很强大
B. 羊感到自愧不如
C. 羊不喜欢与象在一起
诗中的“黄钟满脰有时呜”指的是:
A. 常常有音乐
B. 音乐偶尔响起
C. 没有音乐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力量与名声
B. 勤劳与努力的重要性
C. 动物的生活习性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