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摸鱼儿 春恨》

时间: 2025-04-30 20:07:33

诗句

竟因循、清明过了,依然春恨如旧。

落花狼藉重门闭,长是恹恹中酒。

从拆手。

最苦是、断肠院落黄昏后。

风狂雨骤。

更燕子无聊,杜鹃有怨,添上个消瘦。

寻春约,惆怅参差难就。

韩香犹在襟袖。

绿阴啼鴂章台路,疏了傍花随柳。

还念否。

嗟两地、云轻雨薄空回首。

音书未有。

莫去问鳞鸿,山长水远,知在甚时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07:33

摸鱼儿 春恨

作者: 陈霆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竟因循清明过了,依然春恨如旧。
落花狼藉重门闭,长是恹恹中酒。
从拆手。最苦是断肠院落黄昏后。
风狂雨骤。更燕子无聊,杜鹃有怨,添上个消瘦。
寻春约,惆怅参差难就。
韩香犹在襟袖。绿阴啼鴂章台路,疏了傍花随柳。
还念否。嗟两地云轻雨薄空回首。
音书未有。莫去问鳞鸿,山长水远,知在甚时候。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我内心的忧伤依然如故。
落花满地,重重的门紧闭,喝酒时总是感到无精打采。
最令人痛苦的是,黄昏后在院子里独自忍受断肠之苦。
狂风暴雨中,燕子无所事事,杜鹃鸟也充满怨恨,愁苦的心情更添了几分消瘦。
与春天的约定,令人惆怅,难以实现。
身上的韩香仍在衣袖中飘散,绿荫中啼鸣的黄鹂在章台路上,花旁柳边的景象愈加稀疏。
你是否还在念我?哀叹两地的云轻雨薄,空中回首往事。
音信全无,别去问那飞翔的鸿雁,山长水远,何时才能再见?

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通常在春季,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 恹恹: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
  • 断肠:比喻心中痛苦、思念的情感。
  • 燕子与杜鹃: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而杜鹃则常被视为悲伤和思念的象征。
  • 韩香:指春天的花香,常用于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霆,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春天的清明节后,正值春意盎然之时,诗人却因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感到忧伤,表达出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失落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摸鱼儿 春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怀念及对过去恋情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竟因循清明过了”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通过“落花狼藉重门闭”描绘出一种孤独与封闭的状态,仿佛春天的美丽在他眼中已不复存在。词中反复出现的“恨”字,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能为力。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燕子、杜鹃等鸟类不仅代表了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尤其是“杜鹃有怨”,更是将悲伤的情感深化,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将春天的美与内心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竟因循清明过了,依然春恨如旧。”
    过了清明节,春天似乎已经过去,但心中的怨恨与思念仍旧如故。

  2. “落花狼藉重门闭,长是恹恹中酒。”
    落花满地,门紧闭,饮酒时感到无精打采。

  3. “从拆手。最苦是断肠院落黄昏后。”
    此时最痛苦的便是黄昏后在院中独自忍受思念之苦。

  4. “风狂雨骤。更燕子无聊,杜鹃有怨,添上个消瘦。”
    狂风暴雨中,燕子似乎感到无聊,杜鹃鸟的鸣叫充满怨恨,愁苦使得心情更加消瘦。

  5. “寻春约,惆怅参差难就。”
    与春天的约定让人惆怅,难以实现。

  6. “韩香犹在襟袖。”
    身上的花香依然存在,却无法带来快乐。

  7. “绿阴啼鴂章台路,疏了傍花随柳。”
    绿荫中的黄鹂在章台路上鸣叫,花柳的景象愈加稀疏。

  8. “还念否。”
    你是否还在思念我?

  9. “嗟两地云轻雨薄空回首。”
    叹息两地间的云轻雨薄,回首往事。

  10. “音书未有。莫去问鳞鸿,山长水远,知在甚时候。”
    信息全无,别去问那飞翔的鸿雁,山长水远,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如“杜鹃有怨”。
  • 拟人:燕子与杜鹃被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对仗:如“落花狼藉”、“恹恹中酒”,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失落之间的矛盾,展示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春天的逝去与美好的回忆。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杜鹃:通常象征离别与怨恨。
  • 韩香:代表春天的美好,亦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主要指什么? a) 夏季节日
    b) 春季节日
    c) 秋季节日
    d) 冬季节日

  2. 诗中“最苦是断肠院落黄昏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期待

  3. “音书未有”中的“音书”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音乐
    c) 消息
    d) 诗词

答案

  1. b) 春季节日
  2. b) 忧伤
  3. c) 消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霆的《摸鱼儿 春恨》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侧重于女性的柔情与离愁,而后者则表现出对春天的怀念与孤独的深切思考。两者都展示了对四季变化的感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燕 / 归燕诗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折杨柳 耒阳溪夜行 感遇十二首·其二 照镜见白发 感遇十二首·其四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赋得自君之出矣 答陆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胸结尾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包含敬的词语有哪些 片甲不留 广结良缘 皿字底的字 主者 包含好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饶情 乳犊不怕虎 伐毛洗髓 举目无亲 知政 率土同庆 论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