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5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9:28
又垂鞭高梁桥畔,玉泉如带低绕。
翠华当日巡行处,夹辇复生春草。
龙尾道,应倍忆银绯散直寻春草。
宝花压帽。看玉勒骢嘶,朱衣吏引,日伴翠尊倒。
当年事,佛日红霞环抱。霜华千树凝晓。
海腥一自翻西极,楼阁五云俱渺。
花亦老,便种得夭桃秾李都年少。
题诗再到。愿满挹天羹,长携莲炬,来问艳妆照。
又一次在高梁桥畔垂下马鞭,玉泉如带般环绕着。
翠华当年的巡游处,夹道又长出了春草。
龙尾道,想必更应怀念那银绯散落的春草。
宝花压在帽子上。看那玉勒的骢马嘶鸣,红衣的官吏引领着,阳光伴着翠尊倒影。
往年的事情,佛日下红霞环绕。霜华在千树上凝结,晨曦微露。
海腥气从西边翻涌而来,楼阁在五云之中显得渺小。
花虽然老去,但也能种下夭桃、秾李都显得年轻。
再次写下这首诗,希望能满怀天羹,长伴莲炬,来询问那艳妆的光照。
作者介绍: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李慈铭常游历名胜,借景抒怀,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青春的珍惜。
本诗通过描绘高梁桥畔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以“又垂鞭高梁桥畔”引入,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仿佛诗人再次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玉泉如带低绕”和“夹辇复生春草”,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整个诗句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尤其是“龙尾道,应倍忆银绯散直寻春草”,更是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到“春草”、“霜华”、“夭桃、秾李”,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更传达了生命与时间的流转。
最后几句“愿满挹天羹,长携莲炬,来问艳妆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既有现实的追求,又有理想的寄托,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美好回忆,表现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又垂鞭高梁桥畔”中的“垂鞭”指的是什么?
“玉泉如带低绕”中的“如带”是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朱衣吏引”主要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