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7:40
升僊桥遇风雨大至憩小店
陆游 〔宋代〕
触热真疑堕火灰,雨如飞镞亦佳哉!
空江鱼鳖从龙起,平野雷霆拥马来。
正怪横吹屋茅尽,俄闻下击涧松摧。
晚来日漏风犹急,卧看柴扉阖复开。
在这场烈雨中,我感觉热气似乎要把我烤成灰烬,然而这如飞箭般的雨也别有一番滋味!空旷的江面上,鱼儿和鳖似乎因风浪而翻腾,平原上雷声轰鸣,似乎在召唤奔腾的马匹。这时我正惊诧于窗外的狂风将屋顶的茅草刮尽,忽然听到山涧的松树被狂风击断。傍晚时分,天色渐晚,风依然猛烈,我躺在床上,看着柴门的开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雷霆”,常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力量,亦象征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古人常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境遇。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虽身处小店,却仍心系国家,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自然的威力与自身的感受紧密结合在一起。开篇以“触热真疑堕火灰”引入,表现出在雨来之前,环境的压迫感与闷热。接着,雨如飞镞,如同战场上的箭雨,激发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雨水的猛烈仿佛赋予了生命的活力。
在“空江鱼鳖从龙起,平野雷霆拥马来”中,江水与动物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景象。雷声似乎在召唤大地的力量,增强了诗中的动感。而“正怪横吹屋茅尽,俄闻下击涧松摧”则让人感受到风雨的突袭,屋顶的茅草被狂风掀起,山涧的松树也难逃一劫,描绘出自然的无情与狂暴。
最后一句“卧看柴扉阖复开”则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虽然外界风雨交加,但在小店内的安宁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详。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表达了在风雨中对生活的思考与从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风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展现了在风雨中坚持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触热真疑堕火灰”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清凉
B. 压迫感
C. 快乐
在诗中,“雨如飞镞”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的轻柔
B. 雨的猛烈
C. 雨的平静
“晚来日漏风犹急”中,作者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宁静
B. 暴烈
C. 舒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升僊桥遇风雨大至憩小店》的详细解析及学习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