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示客》

时间: 2025-07-26 19:57:36

诗句

桑柘成阴百草香,缫车声里午风凉。

客来莫说人间事,且共山林夏日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57:36

原文展示:

桑柘成阴百草香,
缫车声里午风凉。
客来莫说人间事,
且共山林夏日长。

白话文翻译:

桑树和柘树的树荫下,百草散发着香气;
在缫车声中,午后的风显得格外清凉。
客人到来,请不要谈论世俗的事,
就让我们一起享受这山林中的漫长夏日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见的树种,桑树的叶子是养蚕的主要食物。
  • 缫车:一种用来缫丝的机械,发出细微的声响。
  • 莫说:不要说。
  • 人间事:世俗的琐事。
  • 且共:姑且一起。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人间事”可引申为对繁杂世事的超然态度,暗示诗人想要逃避现实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时期,作品多体现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他的诗风豪放、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此时的陆游,已历经过许多磨难,心中充满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示客》是一首清新自然、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诗的开头通过“桑柘成阴”和“百草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日自然图景,桑树和柘树的浓荫为人们提供了遮阳之处,百草的芳香则让人心旷神怡。这种环境不仅让人感受到夏日的凉爽,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缫车声里午风凉”,通过缫车的声音让人联想到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简单,午风则增添了凉爽的感觉,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希望与来访的客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尽情享受这段宁静的时光。最后一句“且共山林夏日长”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全诗以轻松的语气和自然的意象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是对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反思和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桑柘成阴百草香: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夏日,桑树和柘树的阴影下,草木芬芳,环境宜人。
  2. 缫车声里午风凉:缫车的声音与午后的凉风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夏日氛围。
  3. 客来莫说人间事:呼吁客人不要谈论世俗琐事,体现了诗人希望逃避烦恼、享受宁静的心情。
  4. 且共山林夏日长:邀请客人一同享受这段美好的夏日时光,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桑柘成阴”比喻庇荫的环境。
  • 对仗:如“百草香”与“缫车声”,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柘:象征生命和自然,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百草:象征自然的丰饶与美好。
  • 午风:象征宁静和舒适的生活状态,带来清凉的感觉。
  • 山林: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桑柘成阴”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荒凉的沙漠
    • B. 繁茂的夏日树荫
    • C. 寒冷的冬天
  2. 诗人希望与客人一起做什么?

    • A. 谈论世间的事
    • B. 享受夏日的宁静
    • C. 进行激烈的辩论
  3. 诗中“缫车声里午风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繁忙
    • B. 宁静与舒适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暘》:描绘山中生活的悠闲与安宁。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示客》与王维的《山居秋暘》都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但陆游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与享受,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咏史上·河间献王 咏史上·张敞二首 玉山东岳 悬壶 隐屏 咏史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和黄云甫韵 姚国秀十咏·小山 咏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不堪贰 酉字旁的字 天命攸归 豕字旁的字 包含拆的词语有哪些 缨裙游 谈功 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暗斗明争 旃车 至戚世交 鸭卵 乙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兴云作雾 黹字旁的字 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邮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