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7:17
此生老矣益飘零,
汤饼来年又何所。
是身如寓敢求安,
更筑小轩名以寓。
凭谁叫阍与帝语,
有客多艰乃如许。
水花为客啼红雨。
这辈子已经老了,愈发感到飘零不定,明年吃的汤饼又在哪里呢?我这身体如同寄居一样,何敢奢求安稳?只好再建一个小亭子来作居所。谁能在这里替我向帝王诉说呢?有些客人生活艰难,竟然变得如此。水边的花儿为客人啼泣,仿佛在为他们流下红色的雨。
欧阳鈇,字子容,号元白,生活在宋代,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写景抒怀之作,也有对人事的深刻反思。
《卜居》是欧阳鈇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和居所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慨叹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显现出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卜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便以“此生老矣益飘零”引入,直白地指出了自己年老的事实,紧接着以“汤饼来年又何所”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小轩名以寓”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寄居的状态,暗示着人生的漂泊和无根。同时,诗中提到的“凭谁叫阍与帝语”,则显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外界支持的渴望,突出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在面对生活艰辛时的彷徨与无助。
最后一句“水花为客啼红雨”,给整首诗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水花与雨的意象象征着悲伤和无奈,诗人用水花的哭泣来表现自己对他人困境的同情,传达出社会的冷漠与个体的孤独。
总体来看,《卜居》不仅捕捉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生困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诗。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他人困境的关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中“此生老矣益飘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安定
D. 自信
“汤饼来年又何所”中的“汤饼”象征什么?
A. 家庭团聚
B. 生活的基本需求
C. 旅行的快乐
D. 未来的希望
诗人用“水花为客啼红雨”表达了什么?
A. 快乐
B. 悲伤与同情
C. 希望
D.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