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7:59
满江红 旅夜闻蟋蟀声作
宋琬 〔清代〕
试问哀蛬,缘底事终宵呜咽。
料得汝前身多是,臣孤子孽。
青琐闼边璎珞草,碧纱窗外玲珑月。
况兼他万户捣衣声,同凄切。
梧叶落,西风冽。
莲漏滴,征鸿灭。
似杜鹃春怨,年年啼血。
千里黄云关塞客,三秋纨扇长门妾。
背银釭和泪共伊愁,床前说。
试问可怜的蟋蟀,你为什么整夜悲鸣?
我想你前世可能是我孤独臣子的化身。
青色的珠帘外有璎珞草,碧色的纱窗外映着玲珑的月亮。
再加上万户人家捣衣服的声音,都是那么悲切。
梧桐树叶飘落,西风凛冽。
莲蓬滴水,归来的鸿雁已经消失。
就像杜鹃鸟春天的哀怨,年年啼血。
千里黄云中关塞的客人,三秋时节长门中的妾。
我在银色灯下泪水与她的愁苦一起,床前轻声诉说。
作者介绍:宋琬,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笔调优雅著称。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旅途中,夜晚听见蟋蟀的鸣叫,触发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表达了孤独、思念与愁苦。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满江红 旅夜闻蟋蟀声作》是一首充满哀怨与孤独感的诗。开篇通过对蟋蟀的提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命的思考。蟋蟀的鸣叫成为了引子,勾起了无尽的思绪。诗人在青琐闼边和碧纱窗外的景致中,渗透出一种深邃的美感。璎珞草与玲珑月的描写,虽美却又显得孤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在后面的描写中,捣衣声与西风的交织,使得夜晚更加冷清。梧叶的凋落与莲漏的滴水,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悟。杜鹃的哀怨,千里黄云中的关塞客,三秋时节的长门妾,都是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夜色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世离愁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诗中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哀蛬”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中“青琐闼边”的“青”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似杜鹃春怨”中的杜鹃鸟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