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兰皋秋感》

时间: 2025-05-02 12:24:37

诗句

向晚郊墟送嫩凉,征鸿点点又南翔。

年光迅似离弦箭,世事艰於上水航。

月不冷炎来户牖,诗多凄怨感蛩螀。

秋容莫道全萧索,篱菊芙蓉竞试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4:37

原文展示:

向晚郊墟送嫩凉,征鸿点点又南翔。
年光迅似离弦箭,世事艰於上水航。
月不冷炎来户牖,诗多凄怨感蛩螀。
秋容莫道全萧索,篱菊芙蓉竞试妆。

白话文翻译:

将近傍晚,郊外的村庄送来一丝清凉,
天空中点点飞过的白鹤又朝南方飞去。
岁月飞逝,犹如离弦的箭,
世事艰难,宛如在上游航行。
月亮并不冷,炎热依然透过窗户,
诗句多带着凄怨,令人想起那发出悲鸣的蟋蟀。
秋天的景色不要说全是萧条,
篱笆边的菊花和芙蓉花竞相妆扮。

注释:

  • 向晚:指傍晚时分。
  • 郊墟:指郊外的小集市或村庄。
  • 嫩凉:指清新的凉意。
  • 征鸿:指南飞的白鹤。
  • 离弦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上水航:比喻事情艰难,像在急流中航行。
  • 月不冷:表示秋天的夜晚并不寒冷。
  • 诗多凄怨:表达诗歌中常流露的悲怆情感。
  • 蛩螀:指蟋蟀,常用于秋天的夜晚,发出悲鸣。

典故解析:

  • 征鸿: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的情感。
  • 月不冷:在古典诗词中,月亮常常被赋予清冷的意象,这里则强调了秋季的温暖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公远,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他的诗歌风格多体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次兰皋秋感》创作于秋季,诗人置身于萧瑟的秋景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难,意欲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次兰皋秋感》是一首描绘秋天情景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世事艰辛的感慨。首句“向晚郊墟送嫩凉”,在傍晚的清凉中,透出一种恬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秋天的来临。接下来的“征鸿点点又南翔”,则通过白鹤南飞的意象,表现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诗中的“年光迅似离弦箭”,生动地描绘了时间飞逝的感受,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而“世事艰於上水航”则通过航行的艰难比喻,引发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苦难的无奈与感伤。尽管如此,诗中并不完全是悲观的情绪,后面的描写“秋容莫道全萧索,篱菊芙蓉竞试妆”,则展现了秋天的另一面,尽管有萧瑟的景象,但菊花和芙蓉花依然在争妍斗艳,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思考,既有感伤又蕴含着生机,形成了情感上的对比,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晚郊墟送嫩凉:傍晚时分,乡村带来一丝清凉,暗示秋季的来临。
  2. 征鸿点点又南翔:南飞的鸿雁点点而过,象征着离别与思乡。
  3. 年光迅似离弦箭:时间快得像离弦的箭,强调时间流逝之快。
  4. 世事艰於上水航:生活的艰难就像在急流中航行,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5. 月不冷炎来户牖:月亮并不寒冷,炎热透过窗户,表现秋季的温暖。
  6. 诗多凄怨感蛩螀:诗句中充满悲怆,令人想起蟋蟀的悲鸣。
  7. 秋容莫道全萧索:秋天的景色不要说全是萧条。
  8. 篱菊芙蓉竞试妆:篱笆旁的菊花和芙蓉花竞相妆扮,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年光迅似离弦箭”,将时间比作箭,生动形象。
  • 拟人:如“诗多凄怨感蛩螀”,赋予诗歌以情感。
  • 对仗:如“篱菊芙蓉竞试妆”,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活艰难的感慨,同时在萧索中寻求生命的希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郊墟:代表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简单。
  • 征鸿:象征离别和思乡,常常引起情感共鸣。
  • 菊花与芙蓉:象征生命的韧性与美丽,尽管环境萧索,依然盛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征鸿”指的是什么? A. 南飞的白鹤
    B. 归来的燕子
    C. 秋天的叶子

  2. “年光迅似离弦箭”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时间流逝得很慢
    B. 时间流逝极快
    C. 时间是静止的

  3. 诗中提到的“蛩螀”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鸟
    B. 蟋蟀
    C. 其他昆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李白
  • 《山中秋色》 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与《次兰皋秋感》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更为忧伤。
  • 《山中秋色》:通过山水景色传达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相较于《次兰皋秋感》的深沉思考,显得更为轻快。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公远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丁丑五月六日醵饮茂林偶成 六月六日倪{奥下加山}庵坐雨 水调歌头·风骨最魁岸 游永固院 次韵前人壁閒诗 青玉案 其一 次韵戴时芳 次前韵再寄二首 送李仲实官郡学任满归余姚 题王之朝所惠扇 村景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腾扑 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洗心涤虑 才结尾的成语 朝折暮折 检得 惩一儆众 卜字旁的字 孝理 包含扣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道存目击 己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才高行厚 肘行 束带结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